83、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設想的人是陳云。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思想政治工作。
84、周恩來在上海科技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的關鍵是在于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85、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雙百方針。我國對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針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86、古為今用是對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正確方針。洋為中用是對待外國文化的正確方針。百花齊放是指藝術,百家爭鳴是指科學。
87、中國的先進分子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黨內左右傾主義錯誤的發生主的主要根源是小資產階級。 黨內斗爭的性質是思想斗爭。
88、毛澤東思想關于黨的建設的最核心的內容和最重要的特點是思想建黨,也是黨的各方面的建設的基礎。
89、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是要幫助黨員在思想上入黨。基本原則是把堅持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作為中心環節。
90、搞好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途徑是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對黨的思想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的著作是《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91、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好形式是整風運動。
92、中共最早規定了民主集中制為黨的指導原則的文獻是《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
93、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民主集中制,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保證黨在思想上和組織上的一致。全黨服從中央是民主集中制的核心。群眾路線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礎。
94、毛澤東首次對黨的優良作風作了簡明的概括是在黨的七大的政治報告里。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途徑的關鍵是克服主觀主義。
95、1944年3月郭沫渃在《新華日報》發表的歷史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是紀念李自誠進北京三百年。
96、曾經被中國共產黨作為整風的一篇歷史性文章是《甲申三百年祭》。首次明確提出了執政黨建設的問題是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相關推薦:
2024年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