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草酸鈣結石
【解析】泌尿系統結石以草酸鈣結石最常見,磷酸鹽、尿酸鹽次之,胱氨酸結石罕見。通常尿路結石以多種鹽類混合形成。上尿路結石以草酸鈣結石多見。
2.D.偏多 3kg
【解析】1-6 歲小兒體重公式為年齡×2+8,6 歲小兒正常體重是 20 千克,所以 23kg 比正常體重偏多 3kg
3. A.顱腦 CT
【解析】CT 是診斷急性腦血管病(除蛛網膜下腔出血外)首選的檢查項目。
4. A.尿道球部
【解析】球部尿道固定在會陰部,會陰部騎跨傷時,將尿道擠向恥骨聯合下方,引起尿道球部損傷。
5.B.血清淀粉酶
【解析】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發作數小時即可出現增高,24h 到達高峰,4- 5d 逐漸降至正常。血清淀粉酶超過 500U/dl,有診斷價值。
6. C.顱蓋骨骨折
【解析】顱底骨折由于顱骨底部的硬腦膜與顱骨貼附緊密,故顱底骨折時易撕裂硬腦膜,產生腦脊液外漏而成為開放性腦損傷。A、B、D、E 都為顱底骨折,故選擇 C。
7.C.70%-75%
【解析】正常人門靜脈血流量占據全肝臟血流量的 60%-80%,門靜脈正常壓力為 13-24cmH2O,平均值為 18cmH2O。
8.B.神經系統發育最早
【解析】人體各系統的發育順序遵循一定規律,有各自的生長特點。神經系統發育較早,生殖系統發育較晚,淋巴系統則先快而后減慢。
9. A.肺結核
【解析】腎結核的病理是結核分枝桿菌由原發病灶(大多在肺,其次是骨、關節及腸道)經過血行進入腎小球血管叢,在雙側腎皮質形成多發性微結核病灶。
10.A.冬天使用熱水袋,電熱毯或烤燈
【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神經病變導致感覺減退,冬天不可使用熱水袋、電熱毯或烤燈保暖,謹防燙傷,同時應注意預防凍傷。
11. A.體溫
【解析】新生兒娩出后,采用阿普加評分法(Apgar)判斷新生兒有沒有窒息或窒息的程度。以出生后 1 分鐘內的心率、呼吸、肌張力、喉反射(彈足底或插鼻管反應)及皮膚顏色五項體征為依據,每項 0~2 分,滿分 10 分。
12. C.尿道膜部
【解析】當骨盆骨折時,附著與恥骨下支得尿生殖隔突然移位,導致尿道膜部位撕裂,故選 C。
13. B.牛磺酸
【解析】母乳所含 18 種游離氨基酸中由半胱氨酸轉化而來的牛磺酸是牛乳的 10~30 倍,能促進嬰兒神經系統和視網膜的發育。
14. D.幽門螺桿菌感染
【解析】目前認為慢性胃炎約 90%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起。
15.E.每一位癲癇患者只有一種發作類型
【解析】癲癇患者由于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可導致患者發作形式不一,一個病人可有一種或者數種形式得癲癇發作。
16.A.血清脂肪酶
【解析】血清脂肪酶常在急性胰腺炎起病后 24~72 小時開始升高,持續 7~10 天,對發病后就診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診斷價值,且特異性也較高。
17. C.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解析】抗甲狀腺藥物作用機制為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阻斷甲狀腺激素合成,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丙硫氧嘧啶還可在甲狀腺外抑制 T4轉變為 T3。
18.E.破壞甲狀腺組織
【解析】放射性碘可用于治療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利用 131I 釋放的β射線破壞甲狀腺腺泡上皮,減少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釋放。
19.A.鏈球菌
【解析】急性腎小球腎炎最常見的病因是 A 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膚感染后的一種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腎炎。
20. C.出生 5-7 天
【解析】生理性黃疸的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后 2-3 日即出現黃疸,4-5 日最重,5- 7 日消退,但患兒一般情況良好,食欲正常。
21. E.Na+
【解析】鈉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容量。
22. A.化療
【解析】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絨毛膜癌、侵蝕性葡萄胎)是所有腫瘤中對化療最為敏感得一種,滋養細胞腫瘤的治療原則是:以化療為主,手術為輔,但手術在控制出血、感染等并發癥及切除殘存病灶或耐藥方面仍起重要作用。故選 A。
23.C.1:2
【解析】成人子宮頸與子宮體的比例為 1:2,嬰兒期為 2:1。
24.D.浸潤性非特殊癌
【解析】浸潤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潤性小葉癌、浸潤性導管癌、硬癌、髓樣癌(無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單純癌、腺癌等。此類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占 70%- 80%,一般分化低,預后較上述類型差。【考點】【知識點】
25.C.門靜脈輸送血液占比 70%~75%,紅細胞體積占比 40%~45%
【解析】正常人門靜脈血流量占據全肝臟血流量的 60%-80%,紅細胞體積在人體內體積占比為 40~50%,故選 C。
26. E.肺循環淤血
【解析】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肺循環淤血。
27.A.4 到 6 分鐘
【解析】心臟驟停發生后,大部分病人將在 4-6 分鐘內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
28. A.上行感染
【解析】上行感染是小兒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徑,其他有血源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
29.A.大腸埃希菌
【解析】腎盂腎炎的致病菌以大腸桿菌最為多見,其次為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產堿桿菌、糞鏈球菌等,偶見厭氧菌、真菌、原蟲及病毒等。
30.B.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解析】子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常用于子宮頸癌普查。
31. C.抑制 PG 合成、脂氧合酶產物的形成
【解析】柳氮磺吡啶,主要用作磺胺類抗菌藥,經過腸道吸收分解,與腸壁結締組織絡合后較長時間停留在腸壁組織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減少大腸埃希菌和梭狀芽孢桿菌,同時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癥介質白三烯的合成,同時擁有抗菌、抗炎和免疫調節等機制。
32. C.血漿
【解析】燒傷患者補充膠體液首選同型血漿,亦可給全血或血漿代用品,但用量不宜超過 1000ml,3 度燒傷應輸全血。
33. E.化療
【解析】侵蝕性葡萄胎的治療原則與絨毛膜癌的治療原則相似,治療以化療為主,手術為輔。
34. D.刺激性干咳
【解析】肺癌早期特別是周圍型肺癌多無癥狀。癌腫增大后,常出現刺激性干咳,痰中帶血點、血絲或間斷少量咯血。
35.D.呼吸困難
【解析】急性左心衰竭病情發展極為迅速且危重。最常見為左心衰竭,特征性表現為突發嚴重呼吸困難。
36. E.活組織鏡下見有無絨毛結構
【解析】侵蝕性葡萄胎顯微鏡下可見葡萄胎組織的滋養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并有出血和壞死,但仍可見變形的或完好的絨毛結構。絨毛膜癌則表現為絨毛結構消失。
37. B.能獨坐
【解析】新生兒腰肌無力,至 3 個月扶坐時腰仍呈弧形;6 個月時能雙手向前撐住獨坐;8-9 個月時能坐穩并能左右轉身。
38.D.慢支并阻塞性肺氣腫
【解析】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桶狀胸、過清音都是典型的 COPD 的臨床表現。
39.D.股骨頸頭下型骨折
【解析】最易引起股骨頭壞死得骨折為股骨頸頭下型骨折。
40. D.胃腸減壓
【解析】腸穿孔術后并發癥,主要表現為腹腔膿腫和腸瘺,而手術及時正確處理及術后適當治療是預防并發癥的關鍵。腸瘺發生主要是因縫合傷口部位血運差,張力高所致,影響愈合療效,因此術后患者都給予胃腸減壓,如十二指腸損傷,胃管則放置在十二指腸損傷周圍,以減低腸腔內壓力,便于傷口愈合。
41. E.自身免疫因素
【解析】類風濕關節炎一般認為是某些可疑病原體(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人體,在某些誘因(潮濕、寒冷、創傷等)作用下,侵及滑膜和淋巴細胞,引發自身免疫反應,產生類風濕因子引起關節滑膜炎癥。
42. C.呼吸道感染
【解析】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見的誘因是呼吸道感染。
43.D.高壓氧
【解析】高壓氧艙治療能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可迅速糾正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組織缺氧。
44.C.24 小時內
【解析】超急性排斥反應在移植手術后 24 小時內或更短時間內發生,如誤輸異型血液,在數分鐘內即可發生溶血反應。這是因為體內早已具有對該種抗原的抗體,故一旦移植,反應很快發生。
45.A.全血血糖<2.2mmol/兒
【解析】目前認為凡全血血糖<2.2mmol/L(40mg/d)都診斷為新生兒低血糖。
46. B.月齡-(4-6)
【解析】2 歲以內乳牙的數目約為月齡減 4-6。
47. B.病理性骨折
【解析】病理性骨折指骨骼本身患有病變,當受到輕微外力即發生骨折,如骨腫瘤、骨結核、骨髓炎等發生的骨折。
48.D.受孕率高
【解析】糖尿病對受孕率基本不受影響。但流產率相對較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率相對高。孕婦及圍生兒預后較差。由于巨大兒發生率明顯增高,手術產率、產傷及產后出血發生率也明顯增高。
49.C.腸道病毒
【解析】病毒性腦炎 80%是由腸道病毒引起(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為蟲媒病毒(如乙腦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皰疹病毒等,蟲媒病毒致病者約占 5%。
50.A.麻疹病毒
【解析】麻疹病毒屬副黏病毒科,為 RNA 病毒。
51. B.丙硫氧嘧啶
【解析】目前常用的抗甲狀腺藥物分為硫脲類(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及咪唑類(甲巰咪唑、卡比馬唑)。丙硫氧嘧啶可在甲狀腺外抑制 T4 轉變為 T3。
52.D.破傷風梭菌產生的外毒素作用
【解析】在缺氧環境中,破傷風梭菌迅速繁殖并產生大量外毒素,即痙攣毒素與溶血毒素,是導致破傷風病理生理改變的原因。
53.C.鐵吸收障礙
【解析】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是鐵的主要吸收部位,胃大部切除或胃空腸吻合術后,由于胃酸缺乏、腸道功能紊亂、小腸黏膜病變等均可使鐵吸收障礙。該患者行胃大部切除術半年,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因此答案選 C。
54.C.臍帶表面由羊膜覆蓋
【解析】足月胎兒的臍帶長 30-100cm,平均約 55cm,直徑 0.8-2.0cm,臍帶表面由羊膜覆蓋,內有一條管腔大的臍靜脈和兩條管腔小的臍動脈,血管周圍是保護臍血管的膠樣組織,稱華通膠。
55. B.輕度貧血
【解析】小兒貧血中,輕度貧血的血紅蛋白量為 90-120。因此本題患兒血紅蛋白 95g/L,屬于輕度貧血。
56. A.護士的職責是嚴格執行醫囑
【解析】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在執行醫囑時,應仔細核查無誤后,及時準確地執行。隨意篡改醫囑或無故不執行醫囑均屬違法行為。如護理人員發現醫囑有明顯錯誤時,有權拒絕執行,并向醫生提出質疑或申辯。如發現醫囑有錯誤而不提出質疑,或忽視其錯誤仍按其執行,由此造成的后果,護理人員將與醫生共同承擔法律責任。該護士在執行醫囑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某些醫囑違反臨床診療技術規范,應及時提出質疑或申辯,而不是執行。
57.B.二氧化碳潴留抑制腦功能
【解析】二氧化碳豬留加重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抑制作用,表現神志淡漠、幻視、幻聽、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二氧化碳麻醉現象,稱為“肺性腦病”。
58.A.大劑量碘可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
【解析】對 20 歲以下的青少年患有彌漫性甲狀腺腫,一般不宜手術治療,多在青春期后自行縮小,可給予小量甲狀腺素或優甲樂。而對于因氣管、食管或喉返神經受壓引起臨床癥狀、胸骨后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繼發甲亢、疑有惡變者,可予手術治療。
59. C.顱外感染
【解析】小兒驚厥病因中,顱外感染包括各種感染造成的高熱驚厥、中毒性腦病和破傷風等,其中高熱驚厥最常見。
60. D.縱隔向健側移位
【解析】慢性膿胸患者由于纖維板日益增厚、機化形成瘢痕而固定緊束肺組織,牽拉胸廓使之內陷、縱隔向患側移位,并限制胸廓的活動,減低呼吸功能。
61.A.自發性氣胸
【解析】自發性氣胸以繼發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結核最為常見。起病急驟,一部分病人發病前常有劇咳、用力、劇烈體力活動等誘因,突感一側胸痛,如刀割樣或針刺樣,隨即胸悶、氣促,呼吸困難。
62.C.黃曲霉素
【解析】黃曲霉素的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 B1有強烈的致癌作用,糧油、食品受黃曲霉毒素 B1污染嚴重的地區,肝癌發病率較高。
63. D.120
【解析】正常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 120 天。
64.E.吸入過敏原
【解析】在支氣管哮喘的誘因中,以吸入為主的過敏原包括花粉、塵螨、動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氣等各種特異和非特異性的吸入物。
65. E.青枝骨折
【解析】不完全骨折指骨骼連續性沒有完全中斷的骨折,依骨折形態又分為青枝骨折、裂縫骨折等。
66.C.生理現象
【解析】新生兒出生的最初幾天,受母體激素的影響,使新生兒乳房腫大并分泌出類似乳汁的物質。女嬰有時會出現假月經及陰唇肥大的現象。這屬于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現象。
67. E.手術切除
【解析】手術治療是目前大多數早期或較早期實體腫瘤首選的治療方法。
68.C.晶體液
【解析】燒傷患者治療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為液體療法。休克期一般先快速輸入晶體液,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后輸膠體液,以減少晶體液滲入血管外第三間隙。
69. B.必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史
【解析】消化道穿孔的臨床表現: ①突然劇烈腹痛,嘔吐; ②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 ③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④多數立位 X 經檢查可見膈下游離氣體。
70. C.原發性肝癌
【解析】血清甲胎蛋白檢測可用于普查,有助于發現無癥狀的早期原發性肝癌病人,如 AFP 呈持續陽性或定量>400μg/ml,并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等,應高度懷疑肝細胞癌。
71. A.腎功能損害是不可逆轉的
【解析】慢性腎炎是由多種不同病因、不同病理類型組成的一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臨床特點為病程長、發展緩慢,癥狀可輕可重,多有一個無癥狀尿檢異常期,然后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蛋白尿、鏡下血尿,可伴高血壓和(或)氮質血癥,以及進行性加重的腎功能損害,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以延緩甚至逆轉慢性腎病的惡化進展。
72. C.1 條靜脈,2 條動脈
【解析】臍帶內有一條管腔大的臍靜脈和兩條管腔小的臍動脈。
73. C.自身免疫性疾病
【解析】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多系統受累、高度異質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存在抗核抗體為代表的多種自身抗體。
74.D.鐵銹色
【解析】肺炎鏈球菌肺炎典型痰液顏色為鐵銹色痰。充血期:在這個階段,肺部會出現充血和水腫,導致肺泡腔內充滿漿液。紅色肝變期:隨著病程的發展,肺泡腔內出現紅細胞破裂,導致血液進入肺泡腔。此時,肺泡腔內充滿紅細胞和漿液,呈現出紅色。灰色肝變期:在紅色肝變期之后,肺泡腔內紅細胞逐漸被吞噬,肺泡腔內充滿纖維蛋白、中性粒細胞和細菌。此時,肺泡腔呈現出灰色。消散期:隨著病程的進一步發展,肺泡腔內的纖維蛋白、中性粒細胞和細菌逐漸被清除,肺泡腔重新充填漿液。
75. B.竇房結
【解析】心臟的正常起搏點位于竇房結,產生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
76.C.重度
【解析】小兒貧血中,重度貧血的標準為血紅蛋白量為 30-60;該患兒血紅蛋白量為 55,因此為重度貧血。
77.E.生活在南方
【解析】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與環境、遺傳及腸道微生態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腸道免疫失衡有關。飲食、吸煙、衛生條件、生活方式或暴露于某些不明因素,都是可能的環境因素。
78.C.飲食中含大量粗纖維
【解析】原發性肝癌可能的有關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食物和飲水污染等。黃曲霉毒素 B1(AFB1)有強烈的致癌作用,長期進食含亞硝胺的食物、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長期大量飲酒及飲用藻類毒素污染的水等,均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考點】【知識點】
79. C.腹膜刺激征
【解析】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是腹膜炎的標志性體征,稱為腹膜刺激征。
80.C.血清淀粉酶先增高
【解析】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發病后 1-2 小時即開始增高,而尿淀粉酶在發病后 12-24 小時開始增高。因此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先增高。
81.B.心肌灌注再治療
【解析】該患者 ST 段弓背抬高,考慮為急性心肌梗死,治療原則是盡早使心肌血液再灌注,以挽救瀕死的心肌。
82.B.自發性氣胸
【解析】自發性氣胸以繼發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結核最為常見。起病急驟,一部分病人發病前常有劇咳、用力、劇烈體力活動等誘因,突感一側胸痛,如刀割樣或針刺樣,隨即胸悶、氣促,呼吸困難。【考點】【知識點】
83.C.腹壁強度低和腹內壓增高
【解析】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力增高是腹外疝發病的 2 個主要原因。
84.B.哺乳期婦女,月經未復潮
【解析】宮內節育器常規放置時間:①人工流產后,中期妊娠引產術后 24h 內或清宮術后(子宮收縮不良、出血過多或有感染可能者除外)(A 對);②產后 42d 惡露已凈,會陰傷口愈合,子宮恢復正常;③剖宮產術后半年(E 對);④月經干凈后 3-7d 內且無性交為宜(D 對);⑤含孕激素 IUD 在月經第 4-7d 放置; ⑥自然流產于月經復潮后放置,藥物流產 2 次正常月經后放置(C 對);⑦宮腔<5.5cm 或>9.0cm 者禁忌放置宮內節育器(B 錯)。
85. E.出生后母體雄激素影響中斷所致
【解析】部分女嬰在生后 5-7 日,可見陰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續 1 周停止。是因母體雌激素在孕期進入胎兒感體內,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不必處理。
86.B.有效循環血量銳減
【解析】休克是機體在各種有害因素侵襲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環血容量驟減,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微循環障礙為特點的病理過程。
87.D.頭痛
【解析】顱內壓增高會導致: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最早出現的是頭痛。
88. D.呼吸道感染
【解析】慢性心力衰竭感染是最重要的誘因,呼吸道感染最常見。
關注【萬題庫護師考試】公眾號
立即查看考點復盤進行考后估分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