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門靜脈高壓癥病人應控制蛋白質攝人量,以避免氨中毒。
202.門靜脈高壓癥病人行分流術,術前灌腸禁用肥皂水,以防止肝性腦病。
203.肝癌病人首發癥狀是肝區疼痛。
204.原發性肝癌最常見的大體類型是結節型。
205.對診斷原發性肝癌具有較高特異性的檢查是血清甲胎蛋白測定。
206.原發性肝癌肝區疼痛特點是持續性脹痛。
207.肝葉切除病人術后易出現肝斷面出血,故術后不宜過早下床活動。
208.肝葉切除術后早期出現血容量不足表現,應首先考慮肝斷面出血。
209.原發性肝癌病人行肝葉切除術易出現肝功能衰竭。
210.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的肝臟疾病是阿米巴性肝膿腫。
211.細菌性肝膿腫的主要癥狀是寒戰、高熱,肝區疼痛,肝腫大。
212.肝癌術前不可用肥皂水灌腸,以減少腸道氨的吸收,預防肝性腦病。
213.肝動脈插管化療后病人常出現發熱,主要因壞死組織吸收引起,一般不需要應用抗生素治療。
214.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表現為腹痛、寒戰高熱、黃疸(Charcot三聯征)、神志不清、血壓偏低。
215.放置T管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膽汁和支撐膽道,故通常在膽總管探查術后放置。
216.膽總管結石臨床特點為波動性黃疸。手術切除病變膽囊是治療急慢性膽囊炎的基本原則。
217.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是膽道疾病中最為嚴重的疾病類型,在Charcot三聯征(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的基礎上,又出現休克和中樞神經癥狀,稱為Reynolds五聯征,應采取抗休克同時,進行手術解除膽道梗阻。
218.肝外膽管結石阻塞膽管并繼發感染時表現為典型的Charcot三聯征,即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
219.膽道系統疾病首選的檢查方法是B超。
220.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最關鍵的治療原則是緊急膽道減壓手術。
221:膽道引流管通常至少放置2周以上。
222.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最常見的并發癥是休克。
223.診斷胰腺炎最有意義的化驗是血清淀粉酶。
224.急性胰腺炎病人不可使用的止痛劑是嗎啡。
225.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清淀粉酶在發病后1~2小時即開始增高,8~12小時標本最有價值,至24小時達到最高峰,持續24~72小時,2~5日逐漸降至正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