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試述肝硬化失代償期肝功能減退的臨床表現。
答:①全身癥狀: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皮膚干枯、肝病面容、可有不規則低熱、夜盲、浮腫等;②消化道癥狀:食欲不振,上腹飽脹不適,惡心嘔吐,厭油膩,腹瀉,腹脹等;③出血傾向和貧血: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紫癜,胃腸道出血等傾向,常有不同程度貧血;④內分泌紊亂:常出現肝掌、蜘蛛痣,男性可有乳房發育、毛發脫落等,女性可有月經失調、閉經、不孕等,還可出現尿量減少和浮腫,皮膚色素沉著等。
2、試述肝硬化失代償期門靜脈高壓癥的表現及其產生原因。
答:⑴脾大:脾因長期淤血而大,多為輕、中度大,部分可達臍下;⑵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門脈壓力超過200mmH2O時,正常消化器官和脾的回心血液流經肝臟受阻,導致門靜脈系統許多部位與腔靜脈之間建立門-體側支循環。臨床上有三支重要的側支開放,包括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腹壁靜脈曲張和痔靜脈擴張;⑶腹水:形成機制為鈉、水的過量潴留,與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關:①門靜脈壓力增高;②低白蛋白血癥;③淋巴液生成過多;④繼發性醛固酮增多致腎鈉重吸收增加;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⑥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
3、試述肝腎綜合征的發生機制。
答:失代償期肝硬化出現大量腹水時,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腎血管收縮,腎內血容量重分布,導致腎皮質血容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持續降低。參與這種功能性改變的主要因素包括:①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②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增強;③腎前列腺素合成減少,血栓素A2增加;④內毒素血癥致腎血管阻力增加;⑤白三烯產生增加。
4、試述肝硬化腹水的治療方法。
答:①限制鈉、水的攝入:鈉鹽500mg~800mg/d(氯化鈉1.2~2.0g),進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如有顯著低鈉血癥,則應限制在500ml以內;②利尿藥:主要使用螺內酯和呋塞米,二者劑量比例為100mg:40mg。開始用螺內酯100mg/d,數天后加用40mg/d的呋塞米,如效果不明顯。 可逐漸按比例加大兩種藥的劑量, 最大劑量為400mg/d的螺內酯和160mg/d的呋塞米;③放腹水加輸注白蛋白:可治療難治性腹水,每次放腹水在4000~6000ml,亦可一次放10000ml,同時靜脈輸注白蛋白40~60g;④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靜脈輸注鮮血或白蛋白;⑤腹水濃縮回輸:可放腹水5000~10000ml,通過濃縮處理(超濾或透析)剩500ml,再靜脈回輸;⑥腹腔-頸靜脈引流;⑦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
5、試述肝腎綜合征的治療原則。
答:目前無有效治療。在積極改善肝功能前提下,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感染等誘發因素;②嚴格控制輸液量,量出為入,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③輸注右旋糖苷、白蛋白或濃縮腹水回輸,以提高循環血容量,改善腎血流,在擴容基礎上應用利尿劑;④特利加壓素聯合白蛋白治療:特利加壓素系加壓素與甘氨酸的結合物,用量為0.5~2mg/4h靜脈注射,加白蛋白60~80g/d;⑤重在預防,避免強烈利尿、單純大量放腹水及服用損害腎功能的藥物等;⑥在擴容基礎上聯合應用奧曲肽及米多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