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其他檢查
一、心電圖檢查
見循環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二、X線檢查
(一)常用的X線檢查方法
X線檢查方法主要有:
1.常規檢查(透視、攝片)
2.特殊檢查(體層攝影、間接攝影等)
3.造影檢查
(二)檢查前準備
1.造影檢查:對接受含碘造影劑檢查的病人需做碘過敏試驗,其方法可用35%的碘造影劑滴入眼球結合膜,于15分鐘后觀察有無充血反應;也可用同劑型的碘造影劑1ml作緩慢的靜脈注射,于15分鐘內觀察病人有無胸悶、心慌、惡心、嘔吐、呼吸急促、頭暈、頭痛、蕁麻疹等不良反應。
2.胃腸鋇餐檢查:檢查前3日禁服影響胃腸道功能的藥物和含鉀、鎂、鈣等重金屬藥物;禁食10小時以上;有幽門梗阻者檢查前應先抽出胃內滯留物。
3.鋇劑灌腸檢查:檢查前1日進少渣半流質飲食,下午至晚上飲水1000ml左右;如做鋇氣雙重造影,檢查前1日晚需服用番瀉葉導瀉;檢查當日禁早餐;檢查前2小時做徹底清潔灌腸。
(三)其他影像學檢查
1.計算機體層攝影(CT)
2.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3.介入放射學:在X線電視、CT、B型超聲等導向下,將特殊的導管和器械插到人體病變部位,在進行診斷的同時,進行各種特殊的治療。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有治療性血管造影、經皮穿刺減壓術、經皮穿刺活檢等。
4.磁共振成像(MRI)
5.新技術檢查前準備
(1)CT掃描:一般不需特殊準備。有時為了增強被檢查部位的檢查效果,常需配合使用造影劑,故檢查前應按照造影檢查的要求進行準備。胸腹部掃描前禁食6~8小時;盆腔掃描前3天進食少渣、少脹氣飲食。
(2)MRI掃描:需去除病人隨身攜帶的任何可干擾磁場的金屬物件,包括義齒、節育環、起搏器等體內金屬性異物。
三、超聲檢查
1.腹部檢查包括膽囊、胰腺及胃腸的檢查。
要求前1日晚餐進清淡飲食,晚餐后即禁食。次日晨排便后進行檢查。對便秘或腸脹氣者,前1日晚服緩瀉劑,第2日必須排便后再進行檢查。
2.盆腔檢查:包括子宮、附件、膀胱、前列腺等檢查。
檢查前需要多飲水,保持膀胱充盈,將腸部上抬,便于顯示盆腔內結構。
四、放射性核素檢查
(一)臟器顯像及功能檢查
1.檢查前準備
(1)腦平面顯像:檢查前給病人口服過氯酸鉀400mg,以封閉其他吸收示蹤劑的組織,保證檢查結果
(2)心肌顯像:用顯像劑鉈(201Tl),需在檢查前4小時開始禁食;用顯像劑锝(99mTc)在注藥后30分鐘進脂肪餐,以加速顯像劑從膽囊排除,減少對心肌的干擾。
(3)甲狀腺吸碘功能測定:檢查前停服含碘食物(海帶、海蟹、紫菜等)及藥物(碘含片、蘆戈液、昆布、海藻等)4~6周,也不服用甲狀腺片、抗甲狀腺藥物2周,抗結核藥、溴劑、激素和避孕藥。
(4)膽系造影:檢查前禁食6小時,檢查膽囊收縮功能時,在膽囊顯影后進脂肪餐。
2.常用檢查種類及其意義
種類 |
臨床意義 |
腦平面顯像 |
主要用于血-腦屏障受損害的病變,如腦腫瘤、急性腦血管病硬腦膜下出血的檢查 |
心肌顯像 |
能檢測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圍 |
甲狀腺吸碘功能測定 |
可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等 |
(二)放射免疫分析檢查前準備
1.采血前日晚禁食油膩食物和飲酒。
2.檢查當日晨空腹靜脈采血。采血時抽血速度不能過快,以免血液產生氣泡容易溶血。
3.采血后及時送檢。或可將血樣置于-2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4.測定β2微球蛋白時,應棄晨尿后飲水300ml左右,間隔30~60分鐘收集尿液,同時靜脈采血,以準確反映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