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消化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 常見癥狀護理
一、惡心、嘔吐的護理
1.臨床表現
惡心是一種欲將胃內容物經口吐出的不適感覺。幽門梗阻時嘔吐嚴重而且嘔吐量大,并含有隔夜食物及腐臭味。急性腸炎病人常在惡心、嘔吐同時伴有腹瀉。
2.護理措施
(1)觀察生命體征:注意預防直立性低血壓和因持續性嘔吐致大量胃液丟失而發生代謝性堿中毒。
(2)準確記錄出入量。
(3)病人嘔吐時注意將病人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吸。
二、腹脹的護理
1.病因
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炎,腸梗阻,腸麻痹,低鉀血癥等,腸內氣體通過障礙均可導致胃腸道脹氣。此外,腹水或腹部腫瘤時也可出現腹脹。
2.臨床表現
腹部脹滿、膨隆的不適感覺、噯氣、排氣過多。當腹脹嚴重時可有脹痛感,并伴有惡心、嘔吐、畏食等癥狀。
3.護理措施
(1)減輕腹脹:嚴重腹脹時,可禁食并進行間歇性胃腸減壓。鼓勵病人多活動。
(2)飲食護理:需要注意鼓勵病人少食多餐,多食用蔬菜、高纖維食品。
(3)對于有腹水的病人應每日測量腹圍和體重。
(4)腹穿的護理:腹穿后穿刺部位應用無菌紗布覆蓋,同時注意有無液體滲出;每次放腹水不宜過多,應<3000ml/次;大量放腹水后病人應臥床休息8~12小時。
三、腹痛的護理
1.遵醫囑合理應用藥物鎮痛,當急性腹痛診斷未明時,最好予以禁食,必要時進行胃腸減壓。
2.根據情況可選擇局部熱敷、針灸等方法緩解疼痛,但急腹癥時不能熱敷。
3.針對病人發生腹痛的病因,教給病人緩解或預防腹痛的方法。如對于消化性潰瘍病人,應講解引發潰瘍疼痛的誘因,使患者能夠在飲食、嗜好、情緒、生活節奏等方面多加注意。
四、腹瀉的護理
1.注意觀察有無脫水的體征。
2.給予少渣、低脂、易消化、低纖維素的流食、半流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囑病人多飲水,以防頻繁腹瀉引起脫水。
3.注意腹部保暖。
4.對于排便頻繁的病人,必要時,可提供床旁便器。
五、嘔血與黑便的護理
(一)病因
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胃黏膜病變及胃癌出血等是常見疾病。
1.上消化道出血量為5ml左右,即可使糞便隱血試驗呈陽性。
2.出血量達50~70ml時可產生黑便。
(二)臨床表現
當出血量>500ml時,可出現頭暈、心悸、出汗、四肢發涼,精神委靡、煩躁不安,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等循環衰竭癥狀。實驗室檢查會有血紅蛋白下降。
(三)護理措施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同時注意觀察伴隨癥狀和每次發生的誘因。
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3.必要時建立靜脈輸液通道,遵醫囑給予補充液體和止血藥。
4.禁食,禁食期間要保持口腔清潔,防止感染。對于留置胃管的病人,還注意保持胃管的通暢。
六、黃疸的護理
(一)病因
血清總膽紅素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查到黃疸。引起黃疸的消化系統疾病常見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細胞性黃疸,膽道阻塞性疾病如炎癥、水腫、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阻塞性黃疸。
(二)臨床表現
鞏膜、黏膜和皮膚黃染。伴隨肝功能的下降,病人可出現乏力、發熱、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便秘或腹瀉、消瘦。
(三)護理措施
1.密切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2.保證病人充足的休息。
3.根據病因,合理安排飲食。
【例題】
消化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癥狀和體征包括
A.嘔血及黑便
B.腹痛
C.腹瀉
D.黃疸、惡心、嘔吐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嘔血及黑便、腹痛、腹瀉、黃疸、惡心、嘔吐是消化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癥狀和體征。
老年人消化系統的主要變化包括
A.胃腸蠕動減慢,胃排空延慢
B.膀胱容量減少
C.兒茶酚胺含量減少
D.胸式呼吸減弱,腹式呼吸相對增強
E.甲狀腺功能降低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胃腸蠕動減慢,胃排空延慢是老年人消化系統的主要變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