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
1.消化性潰瘍的最主要發病因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2.消化性潰瘍發生占主導地位的是胃酸的作用
3.胃潰瘍的好發部位是幽門部
4.十二指腸潰瘍的好發部位是十二指腸球
5.胃潰瘍的疼痛特點為餐后痛,規律為進食-疼痛-緩解
6.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特點為空腹痛或夜間痛,規律為疼痛-進食-緩解
7.消化性潰瘍的并發癥有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
8.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為消化道出血
9.幽門梗阻的主要表現為反復嘔吐隔夜酸酵宿食
10.抑制胃酸分泌最強的藥物是奧美拉唑
11.消化性潰瘍為確診首選的檢查為胃鏡檢查
12.消化性潰瘍穿孔的主要診斷依據為x線下顯示膈下游離氣體
13.消化性潰瘍穿孔應首先采取的措施為禁食,胃腸減壓
14.服用制酸劑宜在餐后1小時
15.胃動力藥應在餐前1小時服用
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護理
1.潰瘍性結腸炎的好發部位為乙狀結腸
2.潰瘍性結腸炎的首選藥物為柳氮磺吡啶
3.潰瘍性結腸炎最典型的糞便特點為粘液膿血便
4.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為腹瀉,粘液膿血便,有里急后重感,便后緩解,間斷發作性下腹疼痛
5.中毒性巨結腸的表現為鼓腸,腸鳴音消失,腹肌緊張,腹痛加劇
6.潰瘍性結腸炎禁食生冷食物,含纖維素多的食物,牛乳和乳制品
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
1.急性闌尾炎最常見的原因是闌尾管腔阻塞
2.居各種急腹癥首位的是急性闌尾炎
3.急性闌尾炎的典型體征是右下腹固定壓痛
4.急性闌尾炎的典型癥狀是轉移性右下腹痛(第三條和第四條千萬別混了哦)
5.闌尾周圍膿腫行闌尾切除的時間應是體溫正常后的3個
6.急性闌尾炎為緩解疼痛可采取半臥位或斜坡臥位,原因是減輕腹壁張力
7.為預防術后腸粘連,最關鍵的護理措施是術后早期下床活動
8.急性闌尾炎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為切口感染,表現為切口紅腫,壓痛
9.急性闌尾炎術后出現發熱,大便次數增多,里急后重感首先考慮出現了腹腔膿腫。
肝性腦病病人的護理
1.引起肝性腦病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2.肝性腦病的四期主要表現
一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喜怒無常,衣冠不整,有撲翼樣震顫,腦電圖多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意識錯亂,睡眠障礙,行為失常為主,不能完成簡單計算,晝睡夜醒,有撲翼樣震顫,肌張力增高,腦電圖有特征性異常,巴賓斯基征陽性
三期(昏睡期):昏睡和精神錯亂為主,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覺,腦電圖異常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失,不能喚醒,撲翼樣震已無法引出,腦電圖明顯異常
3.肝性腦病最早出現的表現性格和行為改變
4.肝性腦病患者禁用肥皂水,只要是堿性溶液灌腸就不行,以免(增加對氨的吸收,加重病情),可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溶液)灌腸
5.肝性腦病患者口服乳果糖的目的是酸化腸道,減少對氨的吸收
6.肝性腦病患者禁用的維生素是維生素B6,原因是可使多巴在周圍神經處轉化為多巴胺,影響多巴進入腦組織,減少中樞神經正常遞質
7.肝性腦病患者飲食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供給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以糖類為主要食物
8.肝性腦病昏迷患者忌食蛋白質,可鼻飼或靜脈補充葡萄糖以補充熱量,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質飲食,最好給予植物蛋白
9.肝性腦病患者禁用的藥物為鎮靜藥和安眠藥,盡量用安定
10.降氨藥物主要有谷氨酸鈉,谷氨酸鉀,作用是與游離氨結合成谷氨酰氨,以降低血氨
11.肝性腦病患者應用支鏈氨基酸的作用是抑制大腦中假性神經遞質的形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