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
1.交替脈 為節律規則而強弱交替出現的脈搏,為左室衰竭的重要體征之一。衰竭的重要體征之一。
2.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可致脈壓增大,脈搏驟起驟落、急促而有力,即水沖脈。
3.心房顫動時可出現脈率少于心率的現象,即脈搏短絀。
4.病人吸氣時脈搏顯著減弱或消失的現象稱為奇脈,見于心包積液和縮窄性心包炎的患者。
5.有機磷農藥中毒者呼吸有大蒜味。
6.尿毒癥者有尿味。
7.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有爛蘋果味。
8.潮式呼吸是一種呼吸由淺慢逐漸變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淺慢,繼之暫停,周而復始的呼吸。
9.間停呼吸表現為呼吸次數明顯減少且每隔一段時間即有呼吸暫停數秒鐘,隨后又重復上述節律。
10.庫斯莫爾呼吸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呼吸深大,頻率可快可慢。
11.嗜睡可被喚醒,醒后尚能保持短時期的醒覺狀態,但反應較遲鈍,一旦刺激去除則又迅速入睡。
12.昏睡病人強烈刺激下可勉強被喚醒但答話含糊,所答非所問,答后很快又再入睡。
13.昏迷病人的運動和感覺完全喪失,任何刺激都不能將其喚醒。
14.急性病容:面頰潮紅,興奮不安,呼吸急促,痛苦呻吟等,見于急性感染性疾病。
15.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蒼白或灰暗,精神委靡,瘦弱無力,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16.貧血面容:病人面色蒼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憊,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
17.二尖瓣面容:病人雙頰紫紅、口唇發紺,見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病人。
18.病危面容:面容枯槁,面色蒼白或鉛灰,表情淡漠,目光無神,眼眶凹陷,見于大出血、嚴重休克、脫水等病人。
19.發育狀態通常以年齡與智力、體格成長狀態(如身高、體重、第二性征)的關系進行綜合判斷。
20.成年人的體型可分為瘦長型、矮胖型和均稱型三種。
呼吸系統常見病癥病人護理
1.杵狀指(趾),多見于運氣管擴張、肺膿腫腫、支氣管肺癌、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病人。
2.出血點直徑小于2mm稱為瘀點,直徑3~5mm稱為紫癜,直徑5mm以上稱為瘀斑,片狀出血伴皮膚顯著隆起稱為血腫。
3.黃染是由于血液中膽紅素過高引起的,早期或輕微黃染見于鞏膜及軟腭黏膜。
4.發紺主要是由于單位容積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量增高而引起的。
5.蜘蛛痣的產生與體內雌激素增高有送,常見于慢性肝病病人。
6.扁桃體腫大一般分為三度:不超過咽腭弓者為Ⅰ度,超過咽腭弓者為Ⅱ度,扁桃體達咽后壁中線者為Ⅲ度。
7.肺癌多向右側鎖骨上窩或腋窩淋巴結群轉移;胃癌多向左側鎖骨上窩淋巴結轉移。
8.桶狀胸胸廓呈桶形,前后徑增大,肋間隙加寬,多見于肺氣腫病人。
9.扁平胸胸廓扁平,前后徑小于左右徑的一半,可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結核病人。
10.大量胸膜腔積液、氣胸或縱膈腫瘤可將氣管推向健側。
11.廣泛胸膜粘連、肺不張可將氣管拉向患側。
12.觸覺語顫減弱或消失主要見于肺氣腫、阻塞性肺不張、大量胸腔積液、氣胸的病人。
13.語顫增強見于肺組織炎癥或肺實變的病人。
14.胸部叩診為過清音多見于肺氣腫病人。
15.胸部叩診為鼓音多見于氣胸病人。
16.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若出現支氣管呼吸音則為異常的支氣管呼吸音,見于肺實變。
17.急性肺水腫病人可聞及兩肺滿布濕啰音。
18.肺炎病人可聞及局部濕啰音。
19.肺淤血病人可聞及兩肺底濕啰音。
循環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1.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為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征象之一。
2.心臟聽診有五個瓣膜聽診區,二尖瓣區位于心尖搏動最強點,肺動脈瓣區位于胸骨左緣第2肋間,主動脈瓣第一聽診區位于胸骨右緣第2肋間,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位于胸骨左緣第3肋間,三尖瓣區位于胸骨下端左緣,即胸骨左緣第4、5肋間。
3.心尖搏動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為右心室增大的表現;如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則為左心室增大的表現。
4.毛細血管搏動征陽性主要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嚴重貧血等。
5.心包摩擦感提示心包膜的炎癥。
6.左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擴大,常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高血壓性心臟病病人。
7.右心室輕度增大時叩診心界變化不大,顯著增大時心界向左增大明顯,常見于肺心病、單純二尖瓣狹窄病人。
8.心尖區舒張期隆隆樣雜音是二尖瓣狹窄的特征。
9.心尖區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常提示二尖瓣關閉不全。
10.心尖區柔和而高調的吹風樣雜音常為功能性雜間。
11.主動脈瓣區舒張期嘆氣樣雜音提示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
消化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1.極度消瘦或嚴重脫水者腹部凹陷,重者呈"舟狀腹"。
2.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是腹膜炎癥病變的三大體征,臨床上稱腹膜刺激征。
3.炎癥累及腹膜壁層是腹部反跳痛發生的機制。
4.正常人腸鳴4~5次/分,無明顯增強或減弱。
5.腹壁靜脈曲張常見于門靜脈高壓所致循環障礙或上、下腔靜脈回流受阻而有側支循環形成時。
5.急性胃腸道穿孔或臟器破裂所致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痙攣,腹壁常有明顯緊張,甚至強直如木板,稱板狀腹。
7.急性胃腸炎時,腸鳴音活躍;腸麻痹時,腸鳴音可減弱或消失。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護理
1.瞳孔縮小見于有機磷、巴比妥類、嗎啡等藥物中毒。
2.瞳孔散大見于視神經萎縮、阿托品藥物中毒及深昏迷病人。
3.兩側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顱內病變,如顱內出血、腦腫瘤及腦疝等。
4.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見于昏迷病人。
5.錐體束受損時,病人可出現病理反射,即可出現巴賓斯基征、奧本海姆征、戈登征、查多克征陽性。
6.頸項強直、凱爾尼格征、布魯津斯基征為腦膜刺激征。
7.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為淺反射。
8.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為深反射。
血液及造血系統常見癥
1.血紅蛋白(Hh)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2.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多見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膿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敗血癥等。
3.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減少多見于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
4.淋巴細胞增多見于病毒感染、結核感染以及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5.網織紅細胞的增減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減少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6.進行糞便隱血試驗前應指導病人避免服鐵劑、動物血、肝類、瘦肉及大量綠葉蔬菜3天,勿咽下血性唾液,以防假陽性。
7.柏油樣便黑色富有光澤,呈柏油樣,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8.鮮血便見于腸道下段出血性疾病,如痢疾、結腸癌、痔瘡等。
9.白陶土樣便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黃疽。
10.米泔樣便呈白色淘米水樣,內含黏液塊、量多,見于霍亂和副霍亂。
11.各種黃疸時總膽紅素均可升高:1.7~34.2μmol/L臨床上稱為隱性黃疸;>34.2μmol/L為顯性黃疸。
12.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為1.5~2.5:1。
13.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廣泛存在于肝、心、腦、腎、腸等組織細胞中,以肝細胞中含量最高。
14.黏液、膿樣或膿血便見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
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1.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主要引起Ⅱ型呼吸衰竭。
2.肺炎球菌性肺炎典型的痰液呈鐵銹色。
3.慢性肺心病早期主要表現為右室肥大。
4.支氣管擴張病人痰液的特點是大量膿痰久置分三層。
5.吸入糖皮質激素后應漱口,以防口咽部真菌感染。
6.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特征性的表現主要由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血管擴張所致,表現為皮膚紅潤、溫暖多汗及球結膜水腫。
7.支氣管哮喘發作時表現為呼氣性呼吸困難。
8.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典型的體征為:桶狀胸,胸部呼吸運動減弱;語顫減弱;叩診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肝上界下移;聽診呼吸音減弱,呼氣相延長。
9.肺癌最早出現的癥狀為陣發性刺激性嗆咳。
10.氣管內吸痰時,每次插管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以防引起或加重低氧血癥。
11.對痰液過多且無力咳嗽者,每次翻身前后應注意拍背、吸痰,以免口腔分泌物進入支氣管造成窒息。
12.呼氣性呼吸困難最常見的病因是小氣道痙攣,常見于COPD及支氣管哮喘。
13.指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人進行腹式呼吸時,吸氣與呼氣時間之比為1:(2~3),即深吸慢呼。
14.慢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并發癥是阻塞性肺氣腫。
15.結核菌索試驗判斷結果的時間是注射后48~72小時。
16.結核菌素試驗結果:皮膚硬結的直徑小于5mm,為陰性,5~9mm為弱陽性,10~19mm為陽性,20mm或雖不足20mm但出現水泡、壞死為強陽性。
17.鏈霉素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耳聾和腎功能損害。
18.縮唇呼氣和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鍛煉可以降低呼吸阻力,防止呼氣時小氣道過早閉合,利于肺泡內氣體排出,提高呼吸效率。
19.氣管切開后最重要的護理措施是采取各種措施如濕化氣道、氣道內吸痰等保持氣道的通暢。
20.運氣管哮喘長期反復發作,最常見的并發癥是阻塞性肺氣腫和肺源性心臟病。
21.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感染。
22.咯血窒息處理首先應清除呼吸道內血塊。
23.與肺癌發病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長期吸煙。
24.呼吸衰竭病人最早、最突出的表現是呼吸困難。
25.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主要引起Ⅱ型呼衰。
26.縮唇呼氣的重要性是避免小氣道塌陷。
27.X線胸片雙肺透亮度增加,提示肺氣腫。
28.支氣管哮喘發作時應鼓勵病人飲水,水量>2500ml/d,以補充丟失的水分,稀釋痰液,重癥者應給予靜脈補液。
29.肺結核病人痰中有結核菌時,最簡便有效的處理痰的方法是焚燒。
30.扁桃體炎多由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引起。
31.自發性氣胸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一側突發胸痛、呼吸困難的癥狀,胸部叩診呈鼓音,聽診呼吸音消失。
32.肺炎鏈球菌肺炎血象變化典型的表現為白細胞計數增高,>10×10/L,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33.大量胸腔積液的體征為氣管向左側移位、右側胸廓飽滿、觸覺語顫減弱、叩診呈濁音。
34.肺炎的臨床表現,常見發熱、咳嗽、咳痰,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查體可見肺實變的體征(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語顫增強、叩診呈濁音、聽診出現支氣管呼吸音等)。
35.判斷結核菌素試驗結果時應測量皮膚硬結的直徑。
36.支氣管哮喘發作時常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
37.利福平可出現黃疸、轉氨酶一過性升高及變態反應。
38.Ⅱ型呼吸衰竭氧療原則應為持續低流量吸氧。
39.心得安為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可使支氣管痙攣加重,故哮喘患者禁用。
40.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不可隨意使用鎮靜、安眠劑,以免誘發或加重肺性腦病。
41.對氨基水楊酸可有胃腸道刺激、變態反應。
42.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常見的并發癥是自發性氣胸、縱隔氣腫及肺不張等。
43.呼吸衰竭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發紺、精神神經癥狀及心血管系統癥狀。
相關推薦:
2021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1初級護師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