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理論在護理中的應用
1.明確壓力與疾病的關系。
壓力可能成為眾多疾病的原因或誘因,而疾病又會對機體構成新的壓力源。
2.幫助護士識別病人壓力,進而緩解和解除壓力。
為護理人員識別病人壓力提供了良好的觀察要點,也使護士制訂措施緩解和解除壓力有了依據。
3.幫助護士認識自身壓力,并減輕工作中的壓力。
角色特征
1.角色之間相互依存:角色在社會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角色相互依存,即一個人要完成某一角色,必須有一個或一些互補的角色存在。
如要完成護士的角色,必須有病人角色的存在。
2.角色行為由個體完成:只有在個體存在的情況下,才會擁有某一角色。社會對每一個角色均有“角色期待”,如學生要有學生的行為準則,教師要有教師的形象。個體根據自身對角色期待的認識與理解而表現出相應的角色行為,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3.多種角色普遍存在:每個人的一生中會獲得多種角色,在不同的時間、空間里會同時扮演多種不同的角色。一個人最主要承擔的角色是與家庭、職業相關的角色。
護士角色
1.護理者 提供各種護理照顧,以滿足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幫助人們促進健康、維持健康、恢復健康、減輕痛苦。因此,提供健康照顧是護士的首要職責。
2.計劃者 護士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收集護理對象的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狀況的資料,評估護理對象的健康狀況,提出護理問題,制訂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并負責護理計劃的實施、評價。
3.管理者 護士需對日常的護理工作進行合理的組織、協調與控制。
4.教育者 每個護士都應依據護理對象的不同特點進行健康教育。護士之間要互相學習,并參與臨床帶教,向下一級護士傳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5.協調者 護士需聯系并協調與之有關人員及機構的相互關系,以使診斷、治療、救助和有關的衛生保健工作得以互相配合、協調。
6.咨詢者
護士應運用治療性的溝通技巧來解答護理對象的問題、提供有關信息,給予情緒支持和健康指導,澄清護理對象對健康和疾病問題的疑惑。
7.維護者 護士維護病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或損害。
8.研究者和改革者
改革護理服務方式,發展護理新技術,推動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
病人角色
(一)病人角色的特征
病人過去是指患有疾病、忍受疾病痛苦的人。現在國外文獻中常用client(服務對象)來代替patient,這意味著護理對象不僅僅是患有疾病的人,還包括享有保健服務的人。目前,我國的護理對象主要還是病人。
病人角色就是社會對一個人患病時的權利、義務和行為所作的規范。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帕森斯(Parsons)將病人角色概括為四個方面:
1.病人可酌情免除正常的社會角色所應承擔的責任。
2.病人對其陷入疾病狀態是沒有責任的,他們有權利獲得幫助。
3.病人有治好病的義務,有恢復健康的責任。
4.病人有配合醫療和護理的義務。
(二)病人角色的適應
1.角色行為缺如
指病人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承認自己是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療和護理。
2.角色行為沖突
指病人在適應病人角色過程中,與其患病前的各種角色發生心理沖突而引起行為的不協調。出現沮喪、焦慮,不能安靜休息等
3.角色行為強化
指病人安于病人角色,對自我能力表示懷疑,產生退縮和依賴心理;
4.角色行為消退
指病人適應病人角色后,由于某種原因,又重新承擔起本應免除的社會角色的責任而放棄病人角色。
(三)影響病人角色適應的因素
1.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影響病人角色的適應.
2.癥狀的可見性 癥狀可見與否影響著病人的就醫與角色適應.對于明顯的癥狀如外傷出血等,人們比較容易去就醫并很快承擔病人角色;相反,對于不顯著的癥狀如食欲減退等,人們則不去關心和重視,不易進入病人角色。
3.醫院規則 由于院規對病人是一種約束,病人常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凡事聽命于醫護人員,不能廣泛與外界接觸,都會影響病人角色的適應。
4.病人的社會特征 年齡、性別、性格、文化程度、生活習慣、工作環境、家庭經濟狀況等影響著病人角色的適應.病人與家屬、親友、同事、同室病友、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同樣影響著病人角色的適應。
角色理論在護理中的應用
(一)病人角色適應不良的護理
護士應根據病人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和個性特點,預測可能出現的角色適應問題.通過交談和觀察病人的角色行為,了解病人對其病人角色的認識,明確角色適應不良的原因。幫助病人充分認識病人角色,同時注意病人家屬、朋友、同事等對病人角色適應的影響,取得他們的配合,幫助病人盡快適應病人角色,避免或緩解各種病人角色適應不良,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促進早日康復。具體方法有:
1.常規指導。
2.隨時指導:護士應正確掌握有關信息,及時進行指導,引導病人樹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履行角色權利和義務。
3.情感性指導:護士應經常與病人溝通,了解病人的情感和情緒的變化,并及時給予幫助,使其達到心理平衡狀態。
(二)護士角色的沖突與協調
在對病人進行生理、心理和社會的整體護理過程中,護士扮演著眾多角色,其不同的角色伙伴對他的不同期望,往往會造成角色沖突,引起護士心理和行為上的不協調,影響身心健康,影響角色互動關系和護理質量.處理角色沖突,應采取以下措施:
1.通過角色學習,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護士能較好地實現各種不同角色的期望。
2.協調護士角色與其他角色的關系,取得家人、朋友等角色伙伴的理解、支持和幫助。
3.協調角色伙伴的期望,使他們的期望符合護士的實際情況。
(三)護理教育
護理教育是幫助護士完成護士角色社會化的重要手段。在護理教育中應重視加強角色意識的培養和訓練。
相關推薦:
2022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2初級護師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