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療法
一、A1
1、下列可使用熱敷的病人是
A、牙痛的病人
B、靜脈炎的病人
C、胃出血的病人
D、腦水腫的病人
E、踝關節扭傷早期的病人
2、下列可用熱水坐浴的是
A、陰道出血的病人
B、月經量過多的病人
C、急性盆腔炎的病人
D、會陰部充血的病人
E、妊娠8個月的孕婦
3、下列關于熱療促進淺表炎癥消散或局限的陳述中,錯誤的是
A、溶解壞死組織,使炎癥局限
B、促進炎性滲出物吸收和消散
C、降低細胞活力和細胞的代謝
D、增強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
E、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循環,有助壞死組織清除
4、在淺表性炎癥后期用熱的主要目的是
A、減輕組織水腫
B、溶解壞死組織
C、解除肌肉痙攣
D、降低神經興奮性
E、使血管擴張充血,改善血循環
5、使用冰袋降溫的主要散熱方式是
A、揮發
B、蒸發
C、散發
D、傳導
E、對流
6、冷療適宜的時間一般為
A、1~5分鐘
B、5~10分鐘
C、10~30分鐘
D、30~60分鐘
E、1~2小時
7、局部持續長時間用冷可造成
A、病人體溫下降過低
B、局部細胞代謝發生障礙
C、使皮膚軟弱,抵抗力減低
D、肌肉、肌腱和韌帶等組織松弛
E、因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使局部血管擴張
二、A2
1、患者張某,女性,38歲,因輸入含鉀藥物致靜脈炎,采用硫酸鎂濕熱敷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將水溫調至60~70℃
B、局部皮膚涂石蠟油以防燙傷
C、用敷鉗擰干敷布,以不滴水為宜
D、用手腕掌側試溫后將敷布直接放于患處
E、熱敷時間為30~60分鐘
2、患者李某,男性,28歲,因腹痛難忍,面色蒼白,出冷汗來院就診,在未確診之前,護士不應采取的措施是
A、詢問病史
B、與醫生聯系
C、測量生命體征
D、備好急救物品
E、給予熱水袋止痛
3、患者劉某,女性,72歲,因腦血管意外致左側肢體偏癱,在患側肢體使用熱水袋保暖時水溫不能過高的原因是
A、皮膚對熱敏感
B、血管反應敏感
C、局部血循環不良
D、皮膚感覺遲鈍或麻痹
E、熱刺激可加重原發病
4、患者張某,男性,18歲,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化膿,護士告知患者此部位忌用熱敷,其主要原因是
A、易加重局部出血
B、易加重局部化膿
C、易加重局部腫脹和疼痛
D、局部皮膚敏感性差,容易燙傷
E、易導致細菌入血。使炎癥擴散,造成顱內感染
5、患者王某,男性,40歲,痔瘡手術后,遵醫囑行熱水坐浴,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A、水溫調至60~70℃
B、坐浴盆需無菌
C、坐浴前需排空膀胱
D、坐浴時間15~20分鐘
E、坐浴后應更換敷料
6、患者李某,女性,65歲,因下樓時不慎扭傷踝關節,1小時后來急診科就診,護士應如何處理
A、熱敷
B、冷敷
C、熱水足浴
D、按摩推拿
E、冷、熱敷交替
7、患者王某,男性,32歲,左小腿因故劃傷,護士囑其禁忌在此部位使用冷療的主要原因是用冷后會出現
A、皮疹
B、關節疼痛
C、肌肉痙攣
D、局部腫脹疼痛
E、局部血流減少,組織營養不良
8、患者李某,女性,24歲,使用局部冷療法緩解牙痛,其機理是
A、減輕深部組織充血
B、降低細胞的新陳代謝
C、降低痛覺神經的興奮性
D、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
E、使肌肉松弛,解除肌肉痙攣
9、患者張某,男性,體溫39.5℃,使用冰袋降溫,以下護理措施不妥的是
A、冰塊融化后應及時更換
B、隨時觀察冰袋有無漏水
C、體溫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
D、若用冷部位皮膚出現蒼白、青紫應立即取下冰袋
E、冰袋使用后1~2小時應測體溫,以觀察降溫效果
10、患者王某,男性,34歲,體溫39.8℃,遵醫囑予以乙醇拭浴,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以下哪種情況可繼續擦拭
A、皮膚青紫
B、皮膚潮紅
C、出現寒戰
D、面色蒼白
E、呼吸異常
11、患者林某,男性,30歲,因腦外傷昏迷2天,持續性高熱,體溫40.5℃,遵醫囑給予冰帽降溫以防止腦水腫的機理是
A、降低顱內壓
B、提高腦細胞的活力
C、溶解壞死組織,使炎癥局限
D、降低腦細胞代謝,減少腦細胞耗氧
E、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組織對神經末梢的壓力
12、患者李某,女性,32歲,體溫39.5℃,遵醫囑進行乙醇拭浴時,置熱水袋于足部,其目的主要是
A、防止腹瀉
B、防止腦水腫
C、防止局部凍傷
D、避免病人寒戰和不適
E、防止反射性心律失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