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在线观看视频-黄色在线免费看-黄色在线视频免费-黄色在线视频免费看-免费啪啪网-免费啪啪网站

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初級護師考試 > 模擬試題 > 專業知識 > 正文

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沖刺練習題及答案(3)

來源:考試吧 2020-9-11 17:14:24 要考試,上考試吧! 護師萬題庫
“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沖刺練習題及答案(3)”供考生參考。更多關于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初級護師考試網。

  點擊查看: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沖刺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消化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1、有關嘔血與黑便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嘔血一般都有黑便

  B、出血量5ml,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C、出血量60ml,出現黑便

  D、出血量超過300ml,出現黑便

  E、黑便必有嘔血

  答案:E

  解析:嘔血需要胃內積血達到250~300ml,當出血量達到50~100ml時就會出現黑便,因為黑便小于嘔血的出血量,所以出現黑便時不一定會有嘔血(A對E錯);出血5ml以上大便隱血試驗陽性(BCD對)。

  2、慢性胃竇炎的主要病因是

  A、幽門螺桿菌感染

  B、消炎藥物

  C、煙酒過度

  D、暴飲暴食

  E、膽汁反流

  答案:A

  解析: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是胃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A對BCDE錯)。

  3、胃壁主細胞分泌的是

  A、堿性黏液

  B、促胃液素

  C、胃蛋白酶原

  D、鹽酸

  E、抗貧血因子

  答案:C

  解析: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C對);堿性黏液由黏液細胞分泌,有保護胃黏膜、對抗胃酸腐蝕的作用(A錯);促胃液素由G細胞分泌(B錯);鹽酸和抗貧血因子由壁細胞分泌(DE錯)。

  4、慢性胃炎患者應避免應用

  A、鏈霉素

  B、慶大霉素

  C、潑尼松

  D、嗎丁啉

  E、甲氧氯普胺

  答案:C

  解析: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非糜爛性炎性改變,臨床治療過程需注意由于潑尼松對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應盡量避免使用(C錯,為本題正確答案);慢性胃炎臨床用藥包括抗酸劑、解痙劑、助消化藥、補酸劑、弱安定劑、促胃排空劑和抗生素等(ABDE對)。

  5、胃潰瘍伴小量出血無嘔吐者可給予

  A、暫禁食

  B、溫涼、流質飲食

  C、禁蛋白飲食

  D、低蛋白飲食

  E、低鹽飲食

  答案:B

  解析:潰瘍患者少量出血無嘔吐者,可進溫涼、清淡流質(B對A錯),因進食可減少胃收縮運動并中和胃酸,促進潰瘍愈合;但不宜進食過熱的食物以免擴張血管加重出血。且因患者出血,需補充足量蛋白以補充機體所需(CD錯);高血壓患者或腎病患者需低鹽飲食,單純胃潰瘍伴小量出血者無需低鹽飲食(E錯)。

  6、患者,女,32歲。3年來常出現左上腹痛,常在進食后疼痛,先后曾嘔血3次,胃腸鋇餐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體檢僅上腹壓痛。該患者最有可能的診斷是

  A、慢性胃炎

  B、胃癌

  C、胃潰瘍

  D、腸梗阻

  E、十二指腸潰瘍

  答案:C

  解析: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時內出現,因食物刺激潰瘍創面引起疼痛,潰瘍可能破潰出血,該患者的表現符合胃潰瘍(C對);慢性胃炎一般沒有嘔血現象(A錯);該患者胃腸鋇餐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可初步排除胃癌可能(B錯);腸梗阻除腹部疼痛外會嘔宿食,并不表現為進餐后疼痛和(D錯);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空腹痛即餐后2~4小時或(及)午夜痛,進食或服用抗酸劑后可緩解,與該患者表現不符,可基本排除(E錯)。

  7、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是

  A、惡心

  B、嘔吐

  C、反酸

  D、噯氣

  E、上腹痛

  答案:E

  解析:上腹痛是消化性潰瘍的典型癥狀,腹痛呈慢性、周期性、節律性(E對,ABCD錯)。

  8、西咪替丁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機制是

  A、減弱壁細胞功能

  B、抑制迷走神經

  C、抑制促胃液素

  D、競爭性地阻斷壁細胞基底膜的H2 受體

  E、防H⁺回滲

  答案:D

  解析:西咪替丁為H₂受體阻斷藥,可以選擇性競爭結合H₂受體,使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D對ABCE錯)。

  9、下列可破壞胃黏膜屏障的藥物是

  A、枸櫞酸鉍鉀

  B、法莫替丁

  C、吲哚美辛

  D、雷尼替丁

  E、西沙必利

  答案:C

  解析:非甾體類抗炎藥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破壞胃黏膜屏障,如吲哚美辛和阿司匹林(C對);枸櫞酸鉍鉀屬于胃粘膜保護劑(A錯);法莫替丁和雷尼替丁屬于H2 受體拮抗劑,可抑制胃酸分泌(BD錯);西沙必利可以促進腸蠕動,并協調胃腸運動,防止食物滯留和反流(E錯)。

  10、確診消化性潰瘍的首選檢查方法是

  A、幽門螺桿菌檢查

  B、胃液分析

  C、血清學檢查

  D、胃鏡及胃黏膜活組織檢查

  E、大便隱血試驗

  答案:D

  解析:胃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潰瘍部位、病變大小、性質,在內鏡下取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可確診有無癌變,是確診消化性潰瘍的首選檢查方法(D對);幽門螺桿菌檢查用于確診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對治療有指導意義,但不能直接確診消化性潰瘍(A錯);胃液分析、血清學檢查對胃潰瘍的分型有指導意義(BC錯);大便隱血試驗用于確診有無消化道出血,而非診斷消化性潰瘍(E錯)。

  11、在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吸煙

  B、刺激性飲食

  C、精神過度緊張

  D、胃酸分泌過多

  E、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

  答案:D

  解析:消化性潰瘍的最終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對黏膜的自身消化所致,而胃蛋白酶的活性取決于胃液PH,當胃液PH值在4以上時,胃蛋白酶便失去活性,因此胃酸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D對ABCE錯)。

  12、降低胃內酸度作用最強的藥物是

  A、含鋁抗酸劑

  B、H₂受體拮抗劑

  C、質子泵抑制劑

  D、抗膽堿能藥物

  E、胃泌素受體拮抗劑

  答案:C

  解析:質子泵抑制劑是通過阻礙胃壁細胞H⁺-K⁺-ATP酶發揮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劑和抗潰瘍藥物。被廣泛應用于消化性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HP)、卓-艾綜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酸相關性疾病的治療(C對ABDE錯)。

  13、患者,男。消化性潰瘍患者,經常胃出血,近期出現黑糞,估計其出血量為

  A、3~5ml

  B、30ml

  C、60ml

  D、200ml

  E、500ml

  答案:C

  解析: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變,但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若每日出血量在50~100ml,則出現黑糞;若胃內積血達250~300ml可引起嘔血;一次出血量不超過400ml,一般不引起全身癥狀,出血量超過400~500ml,可出現全身癥狀,如頭暈、乏力、心悸,如超過1000ml,臨床即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C對ABDE錯)。

  14、診斷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A、纖維胃鏡檢查

  B、病史及臨床表現

  C、血清抗體測定

  D、鋇餐檢查

  E、胃液酸堿度分析

  答案:A

  解析:胃鏡及活組織檢查:胃鏡檢查是慢性胃炎最可靠的確診方法。活組織檢查可進行病理診斷。(A對)

  15、患者男,26歲。1個月前出現進食后上腹部脹痛,夜間常疼醒,進食后可緩解,近日感乏力,大便呈黑色,大便隱血試驗(+),初步診斷

  A、胃潰瘍伴出血

  B、十二指腸潰瘍伴出血

  C、胃癌出血

  D、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E、急性胃炎

  答案:B

  解析:夜間痛是十二指腸潰瘍的特點,出血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并發癥,少量出血糞便隱血試驗陽性(B對)。

  16、某消化性潰瘍患者即將出院,責任護士指導其回家后應注意的問題不包括

  A、生活規律,勞逸結合

  B、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C、保護胃黏膜藥宜在餐前1小時服用

  D、抗酸藥宜在飯后和睡前服用

  E、上腹部疼痛時要及時服用去痛片鎮痛

  答案:E

  解析:消化性潰瘍的健康指導:①用藥指導:聯合用藥對癥治療的原則,保護胃黏膜藥宜在餐前1小時服用,抗酸藥宜在飯后和睡前服用,故C、D正確;②飲食指導:潰瘍病合并穿孔、出血時禁食,避免辛辣、過咸飲食,忌濃茶、咖啡等飲料,牛乳和豆漿能稀釋胃酸,其中含鈣和蛋白質能刺激胃酸分解,故不宜多飲,不吃過熱、過冷、太酸和油炸食物,故B正確;③休息與鍛煉:生活要有規律,工作宜勞逸結合,故A正確;④急腹癥的時候慎用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同時損傷胃黏膜,故本題選E。

  17、服用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后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

  A、頭暈

  B、皮疹

  C、乏力

  D、便秘

  E、口干

  答案:D

  解析:硫糖鋁片宜在進餐前1小時服用,可有便秘、口干、皮疹、眩暈、嗜睡等不良反應,服用硫糖鋁后,抑制腸道運動增加水分吸收,引起便秘,這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故本題選D。

  18、王先生,40歲,上腹隱痛伴反酸、噯氣2個月。檢查上腹部有輕度壓痛,糞隱血試驗陽性。對下列用藥指導錯誤的是

  A、硫糖鋁在餐前服用

  B、嗎丁啉在餐前服用

  C、法莫替丁在餐后服用

  D、氫氧化鋁可在睡前服用

  E、奧美拉唑應在餐前服用

  答案:E

  解析:從題干描述可推斷王先生患消化性潰瘍。可口服降低胃內酸度、增加胃腸黏膜抵抗力和消滅幽門螺桿菌的藥物進行治療。其中抗酸藥應在餐后1小時及睡前服用,增加胃腸黏膜抵抗力及胃動力藥等應在餐前1小時及睡前1小時服用。在以上選項中硫糖鍋、氫氧化鋁為增加胃腸黏膜抵抗力的藥物,嗎丁啉為胃動力藥,可在餐前及睡前服用。法莫替丁、奧美拉唑為抗酸藥,應在餐后服用。故選項E錯誤。

  19、患者男,40歲。半年來常于晚10時左右出現中上腹隱痛。4小時前突然再次發作腹痛,疼痛劇烈,并呈持續性。查體:煩躁,面色蒼白,出冷汗,脈細速,腹壁強直,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少,肝濁音界縮小。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診斷為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胃炎

  C、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穿孔

  D、腎結石

  E、上消化道出血

  答案:C

  解析:潰瘍病灶向深部發展 穿透漿膜層引起穿孔,多見于 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突發上腹部劇烈疼痛,如刀割樣,可迅速遍及全腹,大汗淋漓、煩躁不安,服用抑酸劑不能緩解。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腹部檢查可見腹肌緊張,呈板狀腹、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出現休克。根據患者出現劇烈腹痛、壓痛反跳痛等現象,最可能的診斷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穿孔。(C對)急性胰腺炎會有腹痛、惡心、嘔吐,排除A 。急性胃炎不會有出冷汗、脈細速等表現,B錯 。腎結石表現為腰背部絞痛,D錯 。上消化道出血會有嘔血黑便表現 。排除E

  20、患者,男,63歲,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需要采用抗菌藥物治療,其用藥原則是

  A、劑量宜大

  B、宜靜脈給藥

  C、聯合用藥

  D、宜長期使用

  E、藥物種類不受限制

  答案:C

  解析:幽門螺桿菌(Hp)相關胃炎患者,用單種藥物不能有效根除Hp,常用的聯合方案有:1種PPI(質子泵抑制劑)+2種抗生素或1種鉍劑+2種抗生素,療程7~14天(C對)。

  21、關于慢性胃炎患者的飲食護理,正確的是

  A、急性發作期應禁食

  B、劇烈嘔吐嘔血的患者應進普食

  C、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D、不定時進餐

  E、劇烈嘔吐、嘔血的患者可靜脈補充營養

  答案:E

  解析:急性發作期病人可給予無渣、半流質的溫熱飲食,如病人有少量出血可給予牛奶、米湯等,以中和胃酸,利于黏膜的恢復。劇烈嘔吐、嘔血的病人應禁食,進行靜脈補充營養(E對)。 恢復期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避免食用過咸、過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定時進餐、少量多餐、細嚼慢咽,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食醋、濃肉湯、雞湯等。

  22、患者男,50歲。夜間上腹燒灼痛發作2月余。進食或服阿托品后迅速緩解,診斷為十二指腸潰瘍。進食后疼痛緩解的機制是

  A、交感神經興奮

  B、胃酸被中和

  C、胃酸增多

  D、平滑肌松弛

  E、迷走神經張力增加

  答案:B

  解析:胃酸分泌過多在十二指腸的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十二指腸潰瘍的原因是胃酸破壞腸黏膜。人體在空腹時有基礎胃酸分泌,該部分胃酸可以進入十二指腸刺激該處潰瘍產生疼痛,夜間更甚,進食后,食物刺激胃酸分泌的同時也刺激膽汁和腸液的分泌(堿性),雖然進食時胃酸分泌增多,但當這部分胃酸進入腸道時,多已經與食物充分混合,所以疼痛緩解(B對ACDE錯)。

  23、對胃酸抑制作用最強的是

  A、硫糖鋁

  B、奧美拉唑

  C、氫氧化鋁

  D、西咪替丁

  E、枸櫞酸鉍鉀

  答案:B

  解析:質子泵阻滯劑:以奧美拉瞠為代表,是目前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劑,作用時間長,可以抑制壁細胞分泌H ᐩ的最后環節 H ᐩ-K ᐩ-ATP酶(質子泵),減少了胃酸分泌。常用的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B對)蘭索拉嗖等。(本題選B)

  24、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A、穿孔

  B、出血

  C、幽門梗阻

  D、癌變

  E、感染

  答案:B

  解析:消化道出血臨床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性質可為鈍痛、燒灼、脹痛、劇痛、饑餓樣不適等,劍突下可由局限性壓痛,常見的并發癥包括出血、穿孔、梗阻、癌變等,其中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并發癥,大約50%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性潰瘍引起,主要表現為嘔血、黑糞、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B對ACD錯);感染不是消化性潰瘍的并發癥(E錯)。

  25、胃炎患者,有少量出血,恰當的飲食是

  A、高熱量高纖維飲食

  B、無特別禁忌

  C、牛奶,米湯等溫涼流質飲食

  D、易消化,營養豐富飲食

  E、少渣,半流質飲食

  答案:C

  解析:胃炎患者,在急性發作期給予無渣、半流質飲食,若病人有少量出血可給予牛奶、米湯等,以中和胃酸,溫涼飲食能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利于胃黏膜的恢復,恢復期可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食(C對ABDE錯)。

  26、與消化性潰瘍發病相關的損害性因素中,占主導地位的是

  A、幽門螺桿菌感染

  B、飲食失調

  C、吸煙

  D、精神因素

  E、胃酸、胃蛋白酶

  答案:E

  解析:消化性潰瘍指胃腸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潰瘍,可發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腸、胃-空腸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其中以胃、十二指腸潰瘍最為常見。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是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與黏膜的防御作用之間失去平衡,胃酸對黏膜產生自我消化形成的,因此,與消化性潰瘍發病最相關的損害性因素為胃酸、胃蛋白酶,占主導地位(E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A錯);飲食因素、吸煙、藥物、遺傳、精神因素為引起消化性潰瘍發生的一般病因(BCD錯)。

  27、慢性胃炎常見的病原菌是( )

  A、幽門螺桿菌

  B、四聯球菌

  C、鏈球菌

  D、支原體

  E、衣原體

  答案:A

  解析: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常見病因,幽門螺桿菌具有鞭毛結構能直接侵襲胃黏膜;產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氨,可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幽門螺桿菌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環境;產生毒素使上皮細胞空泡變性,造成黏膜損害和炎癥;誘導自身免疫反應(A對)

  28、患者,男,65歲。胃潰瘍病史30年。近2周上腹部持續疼痛,服用治療胃潰瘍的藥物無效,并伴有黑便多次。患者可能的并發癥為

  A、出血

  B、癌變

  C、幽門梗阻

  D、穿孔

  E、胃炎

  答案:B

  解析: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表現為上腹部燒灼或痙攣感,疼痛部位位于劍突下正中或稍偏左,進餐后30-60分鐘疼痛開始,較少發生于夜晚,多持續1-2小時,其疼痛特點為進食-疼痛-緩解。胃潰瘍的并發癥包括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等,其中當原有疼痛規律改變、原治療藥物無效、持續性大便隱血檢查陽性或黑便,應首選考慮癌變的發生。本題干中,患者胃潰瘍病史30年、近2周持續疼痛、治療藥物無效、黑便,因此應首先考慮發生了癌變(B對);出血表現為嘔血與黑便(A錯);幽門梗阻表現為餐后上腹部飽脹、頻繁嘔吐宿食,嚴重時可引起水和電解質紊亂,并有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癥狀(C錯);穿孔多發生于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表現為腹部劇痛及急性腹膜炎相關體征(D錯);胃炎不是胃潰瘍的并發癥(E錯)。

  29、引起慢性胃炎常見的細菌是

  A、沙門菌

  B、大腸桿菌

  C、嗜鹽桿菌

  D、空腸彎曲菌

  E、幽門螺桿菌

  答案:E

  解析: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種因素長期持續作用于胃黏膜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臨床研究認為慢性胃炎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有關,為引起慢性胃炎最常見病因(E對);沙門菌是一種寄居在動物及人類腸道內參與生化反應的革蘭陰性桿菌,是人類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A錯);大腸桿菌在人體免疫力低下、腸道長期缺乏刺激的情況下可引起腹瀉(B錯);嗜鹽桿菌,又稱為副溶血性弧菌,是生活在高鹽環境中的一類細菌,食用嗜鹽桿菌污染的食物可于6-20小時內出現食物中毒癥狀(C錯);空腸彎曲菌屬于微需氧菌,可侵襲小腸及大腸黏膜引起急性腸炎(D錯)。

  30、患者,男,45歲。飽餐后突發上腹刀割樣劇烈疼痛,并迅速蔓延至全腹2小時,伴惡心嘔吐。查體:面色蒼白,體溫37℃,脈搏90次/分,血壓105/75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肝濁音界縮小,腸鳴音消失,擬診為胃潰瘍穿孔。有助于診斷的輔助檢查是

  A、MRI

  B、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

  C、CT

  D、立位X線腹部透視或平片

  E、B超

  答案:D

  解析: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適為主要癥狀,若并發穿孔時可突然發生劇烈腹痛,同時有腹壁板樣僵直、壓痛、反跳痛,肝濁音界消失等體征,對于胃潰瘍合并穿孔情況,為進行診斷可選擇X線立位腹部平片或透視進行輔助診斷,若為胃潰瘍合并穿孔大多數情況可見膈下積氣(D對);MRI(磁共振成像)和CT檢查多用于神經系統病變及心血管系統檢查(AC錯);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多用于定位腹腔出血的出血部位(B錯);B超多用于腹部及盆腔臟器如膽囊、子宮等的檢查(E錯)。

  31、慢性胃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

  A、胸骨后燒灼感

  B、反復黑便

  C、嘔吐咖啡色液體

  D、饑餓感、夜間痛

  E、上腹飽脹、不適疼痛

  答案:E

  解析: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多無明顯癥狀。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多數為上腹部隱痛或不適、反酸、上腹部飽脹、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少數病人有嘔血與黑便。本病多無明顯體征,有的病人可有上腹部輕壓痛。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貧血。選E

  32、患者,女,38歲。每次餐后30-60分鐘上腹部有燒灼感,持續1-2小時,此腹痛特點應考慮是

  A、慢性胃炎

  B、食管炎

  C、胃潰瘍

  D、十二指腸潰瘍

  E、胰腺炎

  答案:C

  解析:胃潰瘍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其中胃潰瘍疼痛位于劍突下正中或稍偏左,呈燒灼或痙攣感,一般發生于進食后30-60分鐘,疼痛較少發生在夜晚,一般持續1-2個小時消失,具有“進食-疼痛-緩解”的規律。分析題干,患者表現與胃潰瘍相符(C對);慢性胃炎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可表現為中上腹部不適、飽脹、鈍痛、燒灼感(A錯);食管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燒灼感、吞咽困難,吞咽時表情痛苦,并大量流涎,或發生嘔吐(B錯);十二指腸潰瘍疼痛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右,一般于進餐后1-3小時開始,常發生在午夜至凌晨,疼痛表現為“疼痛-進食-緩解”的特點(D錯);胰腺炎以腹痛為首發及主要癥狀,主要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帶狀放射,性質可為鈍痛、絞痛、鉆痛或刀割樣痛,彎腰抱膝位可減輕(E錯)。

  33、質子泵阻滯劑作用機制是

  A、阻止組胺與其H₂受體相結合

  B、抑制壁細胞分泌H⁺的H⁺-K⁺-ATP酶

  C、與鹽酸作用形成鹽和水

  D、與潰瘍面結合形成防酸屏障

  E、可降低基礎及刺激后胃酸分泌

  答案:B

  解析:質子泵阻滯劑主要用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是已知的目前作用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劑,以奧美拉唑為代表,作用時間長,可以抑制壁細胞分泌H⁺的最后環節H⁺-K⁺-ATP酶(質子泵),有效地減少胃酸分泌(B對C錯);H₂受體拮抗劑能阻止組胺與H₂受體相結合,使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常用藥物有西咪替丁(A錯);保護胃粘膜的藥如枸櫞酸鉍鉀、硫糖鋁等與潰瘍面滲出的蛋白質相結合,形成一層覆蓋潰瘍的防酸保護膜(D錯);促胃液素受體阻斷藥可降低基礎及刺激后胃酸分泌,但效果不好,較少用(E錯)。

  患者,男,27歲。自去年冬季以來每天發生空腹痛,進食后疼痛緩解。平時伴有惡心、打嗝、反酸。查體:劍突右側有局限壓痛,無反跳痛。

  34、該患者可能的診斷為

  A、急性胃炎

  B、慢性胃竇炎

  C、胃潰瘍

  D、十二指腸潰瘍

  E、食管憩室

  答案:D

  解析: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發病,臨床上以十二指腸潰瘍多見,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疼痛為饑餓痛或空腹痛,其疼痛節律為疼痛-進食-緩解,伴有胃腸道癥狀如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發作時上腹部局限性壓痛,符合該患者表現(D對);急性胃炎一般起病較急,表現為中上腹不適,疼痛,以至劇烈的腹部絞痛,厭食、惡心、嘔吐,因常伴腸炎而腹瀉(A錯);慢性胃竇炎多無明顯癥狀,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多為上腹部隱痛或不適、反酸、上腹部飽脹、噯氣、食欲缺乏等,少數病人有嘔血與黑便(B錯);胃潰瘍的疼痛部位在劍突下正中,疼痛常在進餐后0.5-1小時出現,持續1-2小時后逐漸緩解,下次進餐后疼痛復發,其典型節律為疼痛-進食-緩解(C錯);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層或全層局限性膨出,常無癥狀,多于食管鋇餐X線檢查時發現,有時做食管鏡檢查排除癌變(E錯)。

  患者,男,27歲。自去年冬季以來每天發生空腹痛,進食后疼痛緩解。平時伴有惡心、打嗝、反酸。查體:劍突右側有局限壓痛,無反跳痛。

  35、作何種檢查可以確診

  A、化驗胃酸

  B、胃鏡

  C、CT

  D、B超

  E、化驗血常規

  答案:B

  解析: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疼痛為饑餓痛或空腹痛,其疼痛節律為疼痛-進食-緩解,伴有胃腸道癥狀如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發作時上腹部局限性壓痛,符合該患者表現,初步判斷為十二指腸潰瘍,需進一步作胃鏡以確診,纖維胃鏡下可見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底部平整,邊緣整齊,深淺不一,早期病變局限于黏膜下層,晚期可深達肌層(B對ACDE錯)。

  36、某消化性潰瘍患者,原有疼痛節律消失,變為持續上腹痛,伴頻繁嘔吐,嘔吐物含發酵性宿食。最可能的并發癥是

  A、幽門梗阻

  B、急性胰腺炎

  C、穿孔

  D、胃癌

  E、上消化道出血

  答案:A

  解析:幽門梗阻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并發癥之一,約見于2%的病例,主要發生于十二指腸潰瘍或幽門管潰瘍,主要表現為餐后上腹部飽脹,頻繁嘔吐宿食,嚴重時可引起水和電解質紊亂,并有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癥狀(A對);急性胰腺炎臨床上以急性腹痛、惡心、嘔吐及血淀粉酶增高為特點(B錯);穿孔常發生于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表現為腹部劇痛和具有急性腹膜炎的體征,當潰瘍病人腹部疼痛轉為持續性,進食或用抑酸藥后長時間疼痛不能緩解,并向背部或兩側上腹部放射時,常提示可能出現穿孔(C錯);胃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半數病人出現上腹隱痛,晚期可有惡病質(D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和(或)黑便,常伴有周圍循環衰竭(E錯)。

  37、下列符合胃潰瘍特點的是

  A、發病年齡多為青年

  B、好發于胃大彎

  C、上腹壓痛點常在上腹偏右

  D、疼痛多在飯后3~4小時發生

  E、X線鋇餐檢查有龕影

  答案:E

  解析:胃潰瘍的X線鋇餐檢查,潰瘍的X線直接征象為龕影,是診斷潰瘍的重要依據(E對);胃潰瘍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中老年居多,多見于胃角和胃竇小彎(AB錯);胃潰瘍疼痛的部位在劍突下正中,疼痛常在進餐后0.5~1小時出現,持續1~2小時后逐漸緩解,下次進餐后疼痛復發,其典型節律為進食-疼痛-緩解(CD錯)。

  38、消化性潰瘍患者出現黑便,估計其每日出血量至少為

  A、30ml

  B、40ml

  C、50ml

  D、60ml

  E、70ml

  答案:C

  解析:消化道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大量出血,其發生率約占本病患者的20%~25%,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消化道出血量估計:①大便隱血實驗陽性,出血>5ml;②出現黑便,出血量>50-70ml,因此有黑便患者的消化道每日出血量至少為50ml(C對ABDE錯)。.

  39、消化性潰瘍具有的特征性臨床表現是

  A、反酸噯氣

  B、節律性上腹痛

  C、消化功能紊亂

  D、惡心嘔吐

  E、營養失調

  答案:B

  解析: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性質可分為鈍痛、灼痛、脹痛、劇痛、饑餓樣不適,疼痛具有慢性過程、周期性發作、使用抑酸或抗酸劑緩解等特點,且部分患者疼痛可與進餐有相關節律性,如餐后痛或饑餓痛。由此可見,節律性上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B對);其他如反酸、噯氣,消化功能紊亂、惡心嘔吐、營養失調均不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ACDE錯)。

  40、患者,女,38歲。每次餐后30-60分鐘上腹部有燒灼感,持續1-2小時,此腹痛特點應考慮是

  A、慢性胃炎

  B、食管炎

  C、胃潰瘍

  D、十二指腸潰瘍

  E、胰腺炎

  答案:C

  解析:該患者的腹痛特點是:進餐-疼痛-緩解,因此考慮其主要原因是胃潰瘍(C對ABDE錯)。

  41、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機理是

  A、與潰瘍面結合形成保護屏障

  B、抑制壁細胞分泌H⁺的H⁺-K⁺-ATP酶

  C、與鹽酸作用形成鹽和水

  D、通過選擇性競爭結合H₂受體,使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

  E、可刺激局部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

  答案:D

  解析:雷尼替丁屬于H₂受體拮抗劑,主要是通過選擇性競爭結合H₂受體,使壁細胞分泌胃酸較少(D對AE錯);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可抑制壁細胞分泌H⁺的H⁺-K⁺-ATP酶活性,從而抑制胃酸分泌(B錯);抗酸藥(如氫氧化鋁、鋁碳酸鎂)可與胃內鹽酸作用形成鹽和水,使胃內酸度降低(C錯)。

  42、消化性潰瘍患者服用抑酸劑宜在

  A、飯前1~2小時

  B、飯后1~2小時

  C、兩餐之間

  D、每天清晨1次

  E、進餐時與食物同服

  答案:E

  解析: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等因素有關,使用抗酸藥治療應在早晚餐時和睡前服用以中和過高的胃酸分泌,避免與牛奶同時服用(E對ACDE錯)。

  43、十二指腸潰瘍的好發部位是( )

  A、球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E、降部和升部

  答案:A

  解析: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95%),最常見在距幽門3cm以內(90%),以前壁居多,其次為后壁、下壁、上壁(A對BCDE錯)。

  44、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

  A、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B、自身免疫反應

  C、機械因素影響

  D、化學因素影響

  E、黏膜退變

  答案:A

  解析:幽門螺桿菌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通過臨床研究證實其在慢性活動性胃炎的檢出率達98%~100%,現已明確幽門螺桿菌感染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A對);引起慢性胃炎的其它因素還有十二指腸-胃反流(D錯)、自身免疫反應(B錯)、機械性因素(C錯)、退行性改變(E錯)但不是最主要的病因。

  45、消化性潰瘍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胃酸對胃黏膜的侵襲作用

  B、幽門螺桿菌感染

  C、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

  D、過度精神緊張

  E、遺傳因素

  答案:A

  解析: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屏障受損形成,這是直接原因(A對);除此之外,消化道潰瘍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精神心理因素、遺傳因素有關(BCDE錯)。

  患者,男,42歲。間歇性上腹痛3年,有噯氣、反酸、食欲不振,冬春季節較常發作。近3天來腹痛加劇,且突然嘔血400ml。

  46、該患者出血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慢性胃炎

  B、消化性潰瘍

  C、胃癌

  D、胃腸道黏膜糜爛

  E、肝硬化

  答案:B

  解析:上腹部疼痛是潰瘍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的發作有季節性,一般秋末冬初最易發病,胃潰瘍疼痛發生于餐后0.5~2小時,再經1~2小時的胃排空后緩解。消化性潰瘍的發作可伴有噯氣、反酸、流涎、惡心、嘔吐等癥狀,但多以消化道出血或急性穿孔為臨床表現來就診(B對ACDE錯)。

  患者,男,42歲。間歇性上腹痛3年,有噯氣、反酸、食欲不振,冬春季節較常發作。近3天來腹痛加劇,且突然嘔血400ml。

  47、為確診原因,應首選

  A、X線鋇餐檢査

  B、超聲檢查

  C、大便隱血試驗

  D、纖維內鏡檢査

  E、胃液分析

  答案:D

  解析:上腹部疼痛是潰瘍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的發作有季節性,一般秋末冬初最易發病,胃潰瘍疼痛發生于餐后1/2~2小時,再經1~2小時的胃排空后緩解。消化性潰瘍的發作可伴有噯氣、反酸、流涎、惡心、嘔吐等癥狀,而是以上消化道出血或急性穿孔而就診,根據本病慢性反復發作的病程及具有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診斷,X線鋇餐檢查,尤其纖維胃鏡檢查有確診價值(D對ABCE錯)。

  患者,男,42歲。間歇性上腹痛3年,有噯氣、反酸、食欲不振,冬春季節較常發作。近3天來腹痛加劇,且突然嘔血400ml。

  48、最適宜采取何種治療

  A、禁食

  B、禁食+輸液治療

  C、禁食+輸血治療

  D、禁食+輸液+法莫替丁

  E、輸血治療+酸磺乙胺

  答案:D

  解析:嘔血首先應靜脈補充液體、靜脈使用抑酸藥、禁食,然后査血常規,看出血情況是否需要輸血,并且盡快做胃鏡檢查明確原因,最后再根據情況使用對癥的藥物。法莫替丁是H₂受體阻斷劑。法莫替丁:副作用少,對性激素無影響,是選擇性競爭結合H₂受體、使壁細胞胃酸分泌減少。病人嘔血有可能已經穿孔,所以禁食,補液治療(D對ABCE錯)。

  患者,男,27歲。自去年冬季以來每天發生空腹痛,進食后疼痛緩解。平時伴有惡心、打嗝、反酸。查體:劍突右側有局限壓痛,無反跳痛。

  49、目前認為是何種細菌感染

  A、鏈球菌

  B、銅綠假單胞菌

  C、肺炎球菌

  D、化膿球菌

  E、幽門螺桿菌

  答案:E

  解析: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疼痛為饑餓痛或空腹痛,其疼痛節律為疼痛-進食-緩解,伴有胃腸道癥狀如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發作時上腹部局限性壓痛,符合該患者表現,初步判斷為十二指腸潰瘍,研究表明,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等因素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破壞了胃的黏膜屏障,使氫離子和胃蛋白酶滲入黏膜,發生自身消化作用,形成潰瘍(E對);鏈球菌常引起化膿性感染,如癤癰、蜂窩織炎,A族鏈球菌還會引起猩紅熱等(A錯);銅綠假單胞菌為條件致病菌,常引起術后感染、膿腫、化膿性中耳炎等(B錯);肺炎球菌常引起肺炎(C錯);化膿桿菌是一類感染人體并引起化膿性炎癥的細菌,常引起深部組織的化膿性感染、膿毒血癥(D錯)。

  患者,男,25歲。反復發作性上腹痛5年。午飯后突然劇烈腹痛,迅速遍及全腹。查體: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肝濁音界縮小。

  50、處理措施錯誤的是

  A、解痙止痛

  B、補液

  C、抗感染

  D、胃腸減壓

  E、取半臥位

  答案:A

  解析: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嚴重并發癥,為常見的外科急腹癥,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快,需要緊急處理,若診治不當可危及生命,臨床主要是通過胃腸減壓,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潰瘍穿孔自行閉合,腹腔滲液自行吸收;使用解痙止痛藥物會影響對病情的判斷,延誤治療(A錯,為本題正確答案;BCDE對)。

  A. 硫糖鋁

  B. 氫氧化鋁

  C. 西咪替丁

  D. 雷尼替丁

  E. 奧美拉唑

  51、目前認為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劑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E

  解析:臨床使用的各種藥物中,目前認為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劑為質子泵抑制劑,其中以奧美拉唑為代表,作用時間長,可以抑制壁細胞分泌H⁺的最后環節H⁺-K⁺-ATP酶(質子泵),減少胃酸分泌(E對);硫糖鋁是一種胃粘膜保護劑,是硫酸化蔗糖的氫氧化鋁鹽,可與潰瘍面上帶正電荷的滲出蛋白質結合,同時可刺激局部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A錯);氫氧化鋁是一種弱酸性抗酸劑,具有綜合胃酸、短暫緩解疼痛的作用(B錯);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為H₂受體拮抗劑,能阻止組胺與H₂受體相結合,使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CD錯)。

  A. 硫糖鋁

  B. 氫氧化鋁

  C. 西咪替丁

  D. 雷尼替丁

  E. 奧美拉唑

  52、屬于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A

  解析:臨床應用于消化性潰瘍的藥物種類較多,包括抑制胃酸藥物(制酸劑、質子泵阻滯劑、H₂受體拮抗劑)、保護胃黏膜藥物等,其中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包括枸櫞酸鉍鉀、硫糖鋁、前列腺素類藥物等,硫糖鋁是一種胃粘膜保護劑,是硫酸化蔗糖的氫氧化鋁鹽,可與潰瘍面上帶正電荷的滲出蛋白質結合,同時可刺激局部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A對);氫氧化鋁是一種弱酸性抗酸劑,具有綜合胃酸、短暫緩解疼痛的作用(B錯);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為H₂受體拮抗劑,能阻止組胺與H₂受體相結合,使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CD錯);質子泵抑制劑為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劑,以奧美拉唑為代表,作用時間長,可以抑制壁細胞分泌H+的最后環節H⁺-K⁺-ATP酶(質子泵),減少胃酸分泌(E錯)。

  A. 枸櫞酸鉍鉀

  B. 法莫替丁

  C. 吲哚美辛

  D. 硫糖鋁

  E. 阿托品

  53、可破壞胃黏膜屏障的藥物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C

  解析:吲哚美辛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適用于解熱、緩解炎性疼痛如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的治療,但長期應用具有損傷胃黏膜的副作用,同時非甾體類藥物還可抑制機體前列腺素的合成,導致前列腺素對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增加消化性潰瘍、出血、穿孔等發生的可能(C對);枸櫞酸鉍鉀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進入胃內可與胃存在的潰瘍面滲出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屏障,多用于慢性胃炎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燒灼感和反酸;同時對幽門螺桿菌有殺菌及抑菌作用(A錯);法莫替丁是一種組織胺H₂受體拮抗劑,具有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等(B錯);硫糖鋁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在酸性環境中解離出硫酸蔗糖復合離子后聚合并形成不溶性的帶負電荷的膠體,與潰瘍面滲出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膜,保護胃黏膜并促進潰瘍面愈合(D錯);阿托品作用主要是解除痙攣、減少腺體分泌及緩解疼痛、散大瞳孔(E錯)。

  A. 枸櫞酸鉍鉀

  B. 法莫替丁

  C. 吲哚美辛

  D. 硫糖鋁

  E. 阿托品

  54、可保護胃黏膜、殺滅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A

  解析:枸櫞酸鉍鉀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進入胃內可與胃存在的潰瘍面滲出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屏障,多用于慢性胃炎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燒灼感和反酸;同時對幽門螺桿菌有殺菌及抑菌作用(A對);法莫替丁是一種組織胺H₂受體拮抗劑,具有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等(B錯);吲哚美辛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適用于解熱、緩解炎性疼痛如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的治療,但長期應用具有損傷胃粘膜的副作用,同時非甾體類藥物還可抑制機體前列腺素的合成,導致前列腺素對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增加消化性潰瘍、出血、穿孔等發生的可能(C錯);硫糖鋁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在酸性環境中解離出硫酸蔗糖復合離子后聚合并形成不溶性的帶負電荷的膠體,與潰瘍面滲出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膜,保護胃黏膜并促進潰瘍面愈合(D錯);阿托品作用主要是解除痙攣、減少腺體分泌及緩解疼痛、散大瞳孔(E錯)。

  55、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臨床表現是()

  A、可向右肩部放射

  B、夜間痛不明顯

  C、持續性絞痛

  D、夏季好發

  E、饑餓痛

  答案:E

  解析:十二指腸潰瘍為消化性潰瘍的一種,以慢性病程、周期性發作、節律性上腹痛為特點,其中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體征為饑餓痛,也可常發生于午夜至凌晨;持續性絞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為膽道系統疾病的特點;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于冬春季。(E對)

  患者,男,45歲。上腹脹痛5年,常在空腹或饑餓時發生,進食后緩解,近3天出現黑便。查體:上腹稍偏右有明顯壓痛。

  56、為明確診斷應選擇

  A、胃液分析

  B、胃鏡檢查

  C、X線檢查

  D、心電圖檢查

  E、幽門螺桿菌檢查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該患者的病癥是十二指腸潰瘍,出現黑便,說明有消化道出血,這是消化性潰瘍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臨床確診消化性潰瘍的首選檢查方法是胃鏡和胃黏膜組織活檢,該方法可直觀地觀察潰瘍大小和出血部位,從而有利于采取針對性措施(B對ACDE錯)。

  患者,男,45歲。上腹脹痛5年,常在空腹或饑餓時發生,進食后緩解,近3天出現黑便。查體:上腹稍偏右有明顯壓痛。

  57、抑酸作用最強的藥物是

  A、西咪替丁

  B、奧美拉唑

  C、氫氧化鋁

  D、氨芐西林

  E、枸櫞酸鉍鉀

  答案:B

  解析: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藥物、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藥物和增強胃黏膜保護作用的藥物;降低胃酸的藥物包括制酸藥和抗分泌藥兩類,制酸藥與胃內鹽酸作用形成鹽和水,使胃酸降低(如碳酸氫鈉、碳酸鈣、氧化鎂、氫氧化鋁等);抗分泌藥物主要有組胺H₂受體拮抗劑(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和質子泵抑制劑兩類,其中質子泵抑制劑的抑酸作用最強,這是因為胃酸分泌最后一步是壁細胞分泌膜內質子泵驅動細胞H⁺與小管內K⁺交換,質子泵即H⁺,K⁺-ATP酶,質子泵抑制劑可明顯減少任何刺激激發的酸分泌,常用的此類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氨芐西林是青霉素類抗生素;枸櫞酸鉍鉀為胃黏膜保護劑,在胃酸條件形成彌散性的保護層覆蓋于潰瘍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對潰瘍的侵襲,促進潰瘍黏膜再生和潰瘍愈合(B對ACDE錯)。

 

掃描/長按二維碼可幫助考試備考
了解2020初級護師資訊
下載2020初級護師試題
下載歷年初級護師真題
了解初級護師復習技巧

護師萬題庫下載微信搜"題庫護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復習資料匯總 | 必做試題及答案匯總

  2020初級護師考試大綱 | 初級護師考試教材 | 學習經驗技巧

  歷年初級護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0年初級護師模擬試題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視頻 ·章節練習
·免費真題 ·模考試題
微信掃碼,立即獲取!
掃碼免費使用
基礎知識
共計156143課時
講義已上傳
98400人在學
相關專業知識
共計4551課時
講義已上傳
5287人在學
專業知識
共計882課時
講義已上傳
57522人在學
專業實踐能力
共計3972課時
講義已上傳
9875人在學
緒論
共計3691課時
講義已上傳
35978人在學
推薦使用萬題庫APP學習
掃一掃,下載萬題庫
手機學習,復習效率提升50%!
距離2026年考試還有
2026考試時間:預計4月11、12日
版權聲明:如果初級護師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初級護師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官方
微信
關注護師公眾號
【領】護師資料包
看直播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
選課
報名
文章責編:wangme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看片网 | 天天夜夜人人 |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全网免费在线播放视频入口 | 特级黄色毛片 | 春意影院午夜爽爽爽免费 | 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天天射影院 |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 欧美 日韩 国产在线 | 国产成人咱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 成人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 妞干网免费在线观看 |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 69午夜影院 | 亚洲图片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亚洲 | 日本欧美韩国专区 |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2020 | 狠狠干狠狠操 | 超级碰碰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 |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大胸美女被强吻胸动态图片 |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56 | 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