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規封管技術:通常采用 10 mg/ml 的普通肝素鈉溶液封管。高凝患者可以采用更高濃度的肝素鈉溶液直至肝素鈉原液,肝素鈉規格 12500u:100 mg:2 ml。
10 mg/ml 濃度配置:1 ml 肝素+4 ml 生理鹽水,50 mg 肝素:5 ml 液體。
肝素,肝素的活性中心能夠與抗凝血酶Ⅲ結合。AT-Ⅲ 有一個精氨酸反應中心,可以與凝血因子的絲氨酸活化中心共價結合,從而使含有絲氨酸活化中心的凝血因子失去活性,起到抗凝作用。
2. 有出血傾向者可選用 5 mg/ml,濃度配置:
1 ml 肝素+9 ml 生理鹽水,50 mg 肝素:10 ml 液體。
3. 活動性出血傾向的患者:10% 氯化鈉溶液按導管容積封管。
4. 如果存在高凝狀態,升高肝素濃度如 20 mg/l,2 ml 肝素+3 ml 生理鹽水,100 mg 肝素:5 ml 液體。
5. 根據凝血情況,直至純肝素,必要時純肝素+尿激酶封管。
6. 抗生素封管液的應用:建議抗生素溶液保留不超過 48 h。
7.檸檬酸鹽可以用作抗凝血劑,因為其螯合鈣離子,鈣離子是凝血發生必不可少的。
2014年的一項薈萃分析的結論提示,使用含有抗生素或抗菌劑的檸檬酸封管的解決方案比含有肝素的方案能更好地在減少中心線連接血行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檸檬酸鹽單獨使用比肝素更有效,但主要以高濃度(30%)。較低濃度時,檸檬酸似乎并未優于肝素(Zhao,2014)。檸檬酸可從導管漏出自由進入血液,濃度迅速降低,低于其殺菌濃度(Schilcher,2014)。
簡要總結:
常規濃度肝素封管:1 ml 肝素+4 mlNS,濃度 10 mg/ml。
淡肝素封管:1 ml 肝素+9 mlNS,濃度 5 ml/ml。
活動性出血患者封管:10% 氯化鈉溶液。
純肝素封管:4 ml 肝素鈉,必要時+尿激酶。
頭孢封管①:NS50 ml+頭孢 1 g,4 ml 殘液+1 ml 肝素,頭孢濃度 16 mg/ml,肝素鈉濃度 10 mg/ml。
頭孢封管②:NS20 ml+頭孢 500 mg,抽取 4 ml+1 ml 肝素鈉,頭孢濃度 20 mg/ml,肝素鈉濃度 10 mg/ml。
慶大霉素封管:NS14 ml+慶大 2 ml,抽取 4 ml+1 ml 肝素,慶大霉素濃度 4 mg/ml,肝素鈉濃度 10 mg/ml。
萬古霉素封管:NS40 ml+萬古霉素 0.5 g,殘液 4 ml+1 ml 肝素,萬古霉素濃度 10 mg/ml。
其他封管液體
其他封管液體包括肝素、檸檬酸鹽、乙醇,或者EDTA加上一種或多種抗生素或防腐劑。
就目前而言,使用含抗生素封管液還未成為主流,因為:
一方面由于增加成本;
另一方面,更實際的問題是減少耐藥細菌的生長。
例如,已有研究發現含有萬古霉素和慶大霉素的封管液封閉導管,會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抗生素耐藥腸桿菌的流行(Dixon,2012)。目前,無論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是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都推薦常規使用抗生素的封管液(Camins,2013),而歐洲最佳實踐團(the European Best Practices Group)的建議模棱兩可(Vanholder,2010)。
封閉液預防導管感染是較熱的研究領域。預防目標不僅是要對導管內部消毒,也要能防止生物膜的形成。
含有乙醇、檸檬酸或EDTA的導管封閉液在理論上具有影響生物膜形成的優勢。有報道稱含有硝酸甘油三酯、檸檬酸鹽和乙醇的導管封閉液不僅具有抗菌效果,也具有抑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Rosenblatt,2013)。其他導管封閉液方案正在被開發,并處于不同的測試階段中。
有大量研究發現,檸檬酸鹽亞甲基藍、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和對羥基苯甲酸丙酯(C-MB-P)混合物,可以減少中心線連接血行感染(CLAB-SI)(Maki,2011)。對于導管封閉液;橇_定和檸檬酸的組合也有很多人研究。使用牛磺羅定可充當消毒劑和抑制生物膜形成,而與抗藥性細菌的出現無關(Liu,2014)。
備注:《2015 版中國藥典》規定:肝素鈉 1.0 mg 相當于 180u 推算,每支肝素鈉 12500u 的肝素鈉注射液相當于 69.4 mg!堆簝艋瘶藴什僮饕幊 2021 版》提到的肝素鈉規格 1.0 mg 含有 125u 效價,每支肝素鈉 12500u 視為 100 mg。慶大霉素規格 2 ml:8 萬 u:80 mg。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