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甘露醇注射液作為治療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預防和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積燒燙傷等引起的水腫、腹水等常用藥、首選用藥,在臨床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神經學科疾病治療中尤其重要。
01、作用機制
甘露醇是一種多元醇,在體內不會被代謝。
靜脈輸入甘露醇后,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促使水分從腦、眼等周圍組織轉移到血液中,從而減少腦脊液容量、降低顱內壓和眼內壓。
02、甘露醇臨床應用經驗
甘露醇輸注方案包括連續輸注或脈沖式給藥,脈沖式給藥較連續輸注效果更好,常規推薦劑量為0.25~1g/kg體重經外周或中心靜脈導管在10~20min的時間內靜脈輸入。
脈沖式給藥一般推薦0.25g/kg小劑量給藥,100ml的甘露醇制劑能覆蓋到體重80 kg以下的患者。
在突發顱內壓增高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更高的劑量,一般使用約60g(1g/kg)的劑量。短期使用甘露醇(1.0~2.0g/kg)通過減少腦細胞外液可以最大化地減少腦容積,臨床常應用于緊急降低顱內高壓的一時性治療,比如腦疝患者,外科手術操作中為了增加暴露等。
在其后續的治療過程中,為了達到同樣的脫水降顱內壓效果,往往需要增加甘露醇的使用劑量,才可能達到同等的降低顱內壓的效果。因而脈沖式給予甘露醇尤其是時間較長者,使用小劑量的甘露醇是非常重要的。
03、臨床顱內壓判斷方法
(1)急性顱內高壓,可出現頭痛、惡心、噴射樣嘔吐、意識障礙,但無視乳頭水腫,視乳頭水腫一般在急性顱內高壓3~4天出現,7天達高峰;Cushing綜合征:呼吸、脈搏減慢,血壓升高,是中度和重度顱內高壓的表現。
(2)甘露醇應用后10~15min,典型顱內高壓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說明顱內高壓需干預治療。
(3)下一次應用甘露醇前出現典型顱內高壓,用藥后達到上次用藥效果時,說明用藥間隔時間合理。
(4) 患者頭痛等癥狀用藥前后變化不明顯,應考慮其他原因所致。
(5)血管性頭痛、靜脈點滴甘露醇后頭痛亦能有所緩解,是因甘露醇的擴容作用,短時間內腦血流增加,但頭痛緩解持續時間較短。
(6) 靜脈點滴甘露醇后,患者頭痛癥狀加重或病情惡化,隨補液、頭低位等處理癥狀緩解,提示顱內低壓。
04、甘露醇的常見并發癥
甘露醇的降顱壓作用,不僅是單純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滲透壓增高,使腦組織的水分吸入血液,從而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一般在靜脈注射后20分鐘內起作用,2~3小時降壓作用達到高峰,可維持4~6小時。常用劑量為0.25~0.5 g/kg次成人一次用量。但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鉀,誘發或加重心衰,血尿、腎功不全、腎功衰竭及過敏反應外還具有下列并發癥:
01、使腦水腫加重
甘露醇脫水降顱壓有賴于血腦屏障(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腦組織內的水分,而對病損的腦組織不僅沒有脫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腦屏障破壞,甘露醇可通過破裂的血管進入病灶區腦組織內,造成病灶內腦水腫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對于腦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區血管的通透性增強,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內進入缺血區細胞間隙,同時由于甘露醇不能夠被代謝,過多積聚導致逆向滲透,從而使缺血區水腫加重。臨床動物實驗也證實,給藥5次以前可有降低腦壓、減輕腦水腫的作用,5~7次后水腫反而加重。
02、顱內壓反跳明顯
當血液內的甘露醇經腎臟迅速排出后血液滲透壓降低,從而使水分從血液內向腦組織內移動顱內壓重新升高。
03、顱內再出血加重
以往的觀點認為腦內出血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大約為30~40分鐘,隨著血凝塊的出現而停止;但隨著影象學的不斷發展和CT、MRI應用于臨床后發現,大約有38%的腦出血患者的血腫在發病后24小時內,尤其是在6小時內繼續擴大其擴大范圍是約為33%。除了與機體本身的因素外,主要與不恰當地使用甘露醇有關。
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
①甘露醇使血腫外的腦組織脫水后,可使血腫-腦組織間的壓力梯度迅速加大,腦組織支撐力下降,從而使早期血腫擴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將腦組織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內發生短時的高血容量,使血壓進一步升高,加重活動性腦出血。
05、甘露醇應用注意點
(1)靜脈點滴過快,短時間內血容量劇增,循環負荷過重而致心衰或肺水腫,引起一過性血壓升高、腎血管收縮、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而致急性腎功能損害,特別是兒童與老年人。
(2)甘露醇中加入氨茶堿、維生素C可提高療效,減少用量。
(3)每克甘露醇約排尿10ml,進行性腎衰、肺水腫、顱內活動性出血(開顱手術除外)者慎用,老年及心衰者聯合速尿,應用中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06、甘油果糖能否代替甘露醇
與甘露醇相似,甘油果糖也能通過改變血管內滲透壓起到脫水、減輕腦水腫的作用。由于其“不通過腎臟代謝”的特點,也不會對腎臟造成損傷。但是,甘油果糖不會引起血漿滲透壓的明顯變化,不會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正因為此,如果單用甘油果糖,其降顱壓的作用慢于甘露醇,起效緩慢對于臨床上降顱壓的應用非常有限。
甘油果糖不會引起電解質紊亂或顱內壓反跳等,因此更適用于腦出血后輕度腦水腫、重度腦水腫恢復期及伴有腎功能不全者,常與甘露醇等交替使用。
最后,患者合并其他狀況時的注意事項:因為甘露醇應用后先發生短暫性高血容量而可能使血壓升高,當并存高血壓時用甘露醇后在短期內可能使血壓更高。故對同時伴高血壓者,在用甘露醇前,可先用呋塞米將血容量調整后,再用甘露醇,以避免不良反應產生。
腦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者用甘露醇應慎重,以免因輸入過快或血容量增加而誘發心力衰竭。腦血管疾病伴血容量不足時,宜在補充血容量后酌情使用甘露醇。腦血管疾病伴低蛋白血癥時,宜先調整血漿蛋白濃度后,再酌情使用甘露醇。
07、甘露醇結晶如何處理
甘露醇在水中的最大溶解度是18.18%。20%的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種過飽和溶液,貯藏溫度低于15℃,就會析出結晶。
用前應仔細檢查,如有結晶,可置熱水中待結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當甘露醇濃度高于15%時,應使用有過濾器的輸液器。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