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
常用溶液:
晶體溶液:葡萄糖溶液、0.9% 氯化鈉溶液🧂、5% 碳酸氫鈉、20% 甘露醇。
膠體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漿、蛋白注射液。
靜脈營養液:氨基酸、脂肪乳劑。
密閉式靜脈輸液法:
在穿刺點上方 6~8cm 處扎止血帶,是最常用的輸液法。
靜脈留置針輸液法:
在穿刺點上方 10cm 處扎止血帶🎗️。留置針一般可保留 3~5 天,最多不超過 7 天,并注意保護相應肢體,一旦發現針管內有回血,應立即用肝素液沖洗,以免堵塞管腔。
頸外靜脈插管輸液法:
適應癥:需長期輸液,外周不易穿刺者。
穿刺部位:下頜角與鎖骨上緣中點連線的上 1/3 處,頸外靜脈外側緣。
護理:每天更換敷料,消毒穿刺點及周圍皮膚。
輸液速度的調節:
一般成人 40~60 滴 / 分,兒童 20~40 滴 / 分。高滲鹽水、含鉀藥物、升壓藥物等速度宜慢。
計算公式:每分鐘滴數 = 液體的總量(ml)× 滴系數(滴 /ml)/ 輸液所用時間(min),滴系數默認為 15。
常見輸液故障和處理:
輸液故障原因表現處理
針頭滑出血管外:局部腫脹、疼痛,無回血。拔針,更換針頭。
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無腫痛,有回血。調整針頭位置或肢體位置。
針頭阻塞:無痛、無回血、有阻力。更換針頭。
壓力過低:抬高輸液瓶或放低肢體。
靜脈痙攣:不腫、疼痛、有回血。局部熱敷。
茂菲滴管內液面過高:
(1)如滴管側壁無調節孔,可將輸液瓶取下并傾斜,使瓶內針頭露出液面,待滴管內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時,即可掛回輸液架上,繼續輸液。
(2)如滴管側壁有調節孔,可夾閉滴管上端的輸液管,打開調節孔,待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時,將調節孔關閉,并松開上端的輸液管。也可采用與滴管側壁無調節孔相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茂菲滴管內液面過低:
(1)不論滴管側壁有無調節孔,均可夾閉滴管下端的輸液管,用手擠壓滴管,待滴管內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時,即可松開下端輸液管,繼續輸液。
(2)如滴管側壁有調節孔,還可夾閉滴管下端的輸液管,打開調節孔,當液面升高至所需高度時,即可關閉調節孔,松開下端輸液管,繼續輸液。
茂菲滴管內液面自行下降:輸液過程中,如茂菲滴管內液面自行下降,應檢查滴管上端輸液管與茂菲滴管有無漏氣或裂隙,必要時更換輸液器。
常見輸液反應及護理:
1. 發熱反應: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表現:輸液后出現發冷、寒戰🥶及發熱,嚴重者可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等。
護理:嚴格查對和無菌操作。反應輕者減慢速度,重者立即停止輸液。保留剩余藥液和輸液器,便于檢測。
2. 循環負荷過重:
表現: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肺部濕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齊。
原因:輸液過快或過多。
護理:立即停止輸液,端坐,雙腿下垂。高流量吸氧(6~8L/min),酒精濕化(20%~30%),因為乙醇可以減低肺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癥狀。四肢輪流結扎。
3. 靜脈炎:
表現:沿靜脈走向出現紅線,可有發熱等。
原因:輸入濃度高、刺激性強藥物,未嚴格無菌操作。
護理:立即停止局部輸液,抬高并制動。局部 95% 乙醇或 50% 硫酸鎂濕敷。建立輸液計劃。
4. 空氣栓塞 —— 最嚴重:
表現:胸部不適,胸骨后疼痛,嚴重發紺,伴有瀕死感,心前區水泡聲。
原因:空氣堵塞肺動脈入口。處理:立即停止輸液,通知搶救。左側頭低足高位,因為頭低足高位在吸氣時可增加胸腔內壓力,而減少空氣進入靜脈;左側臥位可使肺動脈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氣泡向上飄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開肺動脈入口,并隨著心臟的舒縮,空氣被混成泡沫,使較大的氣泡破碎,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逐漸被吸收。高流量吸氧、專人看守加壓輸液者。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歷年初級護師考試真題答案 | 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考點資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