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形象管理重點
1 調動護士的積極性,使其自覺地塑造良好護理形象
要塑造良好的護理形象,必須靠全體護士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提高護理人員對塑造良好護理形象意義的認識,加強思想修養,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把為病人解除痛苦作為自己神圣職責,以真心、真情為病人服務。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形式,把本單位的護理風格、護理特長和護理人員的優秀事跡,在社會上進行宣傳,引起社會的關注和認可,使護理人員把良好的護理形象作為共同的目標取向,自覺地將無意識表現護理形象的工作,轉化為有意識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塑造良好護理形象的行動。
2 樹立“病人至上”的觀念,提供一流服務
以病人為中心,樹立“病人至上”的觀念,首先要改變舊的護患關系。有的護士沒有認識到護士和病人是雙向對等的關系。病人應尊重護士的勞動,而護士則應尊重他們的權利。隨著醫療保險制度的推行,病人在選擇醫院時,將護理工作的優良、服務態度的好壞等作為擇院標準之一。因此,要站在社會、病人的立場上,確立以病人滿意為中心的質量標準,制定出更符合醫療市場競爭的服務標準,不斷擴大服務項目。如導醫服務、病區服務灶,為不方便的病人購物、郵遞,開設護理咨詢熱線,進行健康教育指導等。把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貫徹于護理實踐中,給其提供全程的、全員的、全面的一流服務。
3 不斷提高護理技術水平,積極消除負面形象影響
護理形象的整體性易受到一些負面特征的影響。如出現嚴重的護理差錯、事故或護理糾紛等,易在社會上流傳。因此護理管理者必須十分重視對負面形象特征的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中,強化質量意識,使護理人員懂得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重要性。對差錯事故苗頭要立即根除,強化職業道德,抓規章制度落實。質量控制形成體系,進行科學管理,加大再職培訓的力度,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引導護理人員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術。形成一個團結協作、作風優良、技術過硬、協同攻關的護理集體。
4 加強行為規范教育,塑造外在美與內在美和諧統一的護士形象
行為能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性格和修養。服裝整潔,儀表端莊,舉止有素,精神飽滿的群體,展示的不僅是外在形象,更使人感到其嚴密的管理,嚴謹的作風和可信賴的技術[1].要達到上述要求,護理管理者首先要注意培養護士關心、體貼病人的情感,培養其對病人的愛心,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給予精心優質的護理,同時要加強美學修養,按《護士禮儀》對其進行訓練和規范。使護士做到儀態端莊,舉止文明,品行有禮,談吐親切。體現出同情和關懷,給病人一種可親、可慰、可信的感覺,塑造出外在美與內在美和諧統一的護士形象。
傳染病防治法之醫療救治
第五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和完善傳染病醫療救治服務網絡的建設,指定具備傳染病救治條件和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傳染病救治任務,或者根據傳染病救治需要設置傳染病醫院。
第五十一條 醫療機構的基本標準、建筑設計和服務流程,應當符合預防傳染病醫院感染的要求。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對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消毒;對按照規定一次使用的醫療器具,應當在使用后予以銷毀。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傳染病診斷標準和治療要求,采取相應措施,提高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
第五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和接診治療,書寫病歷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并妥善保管。
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引導至相對隔離的分診點進行初診。醫療機構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歷記錄復印件一并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