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一旦發生蛇咬傷,自救或互救措施包括:傷肢下垂;立即取坐位或臥位,不奔跑,不亂動肢體,以免加快血液循環,增加毒素的吸收;綁扎傷處近心端的肢體,如手指被咬傷可綁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傷可綁扎肘關節下,大腿被咬傷可綁扎大腿根部,松緊度適宜,以能阻斷靜脈血和淋巴回流為度;用手從肢體的近心端向傷口處反復推擠,使部分毒液排出, 或將傷處浸入涼水中,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內的蛇毒和污物;傷口沖洗后,用銳器在咬痕處挑開,擴大創口使毒液外流。
562.按腹壁有無傷口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損傷。
563.腹內實質臟器位置比較固定,結構致密、血供豐富,受到暴力因素作用后,比其他內臟器官更容易破裂。實質臟器損傷的排序依次為脾臟、腎臟、肝臟和胰腺。
564.實質性臟器損傷以失血性休克為主要臨床表現。
565.空腔臟器損傷以彌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為主要臨床表現。
566.上消化道穿孔或破裂可出現劇烈的刀割樣疼痛。疼痛最明顯處常是損傷所在的部位。
567.診斷性腹腔穿刺術和腹腔灌洗術是診斷準確率較高的輔助性診斷措施。
568.腹腔穿刺液形狀是判斷腹腔內空腔臟器和實質性臟器損傷的最重要依據。
569.穿刺抽出的血液迅速凝固,多系穿刺針誤刺血管或血腫所致。
570.十二指腸損傷、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膽囊及肝總管穿孔時抽出液為草綠色,鏡檢有膿細胞、紅細胞少并可有食物殘渣。
571.腹部損傷院前急救中,首先維持患者的基礎生命,處理危及生命的因素如窒息、心跳驟停、開放性氣胸、大出血等。
572.開放性腹部損傷如有腸管脫出,可用消毒或清潔碗覆蓋保護后包扎,切勿現場還納,以防污染腹腔。若有大量腸管脫出,應先將其還納入腹腔,暫行包扎,以免傷口收縮使腸管受壓缺血,也可避免腸系膜受牽拉引起或加重休克。
573.開放性腹部損傷傷口上損傷物嵌在組織內,不能將其拔出,應將其適當固定后送醫院。
574.腹部損傷非手術治療適應證:診斷已明確,為輕度的單純淺表實質性臟器損傷,生命體征穩定或僅輕度變化;通過上述各項檢查,一時不能確定有無腹腔內臟器損傷者}血流動力學穩定,收縮壓在90mmHg以上,心率低于100次/分;無腹膜炎體征;未發現其他臟器的合并傷者。
575.腹部損傷非手術治療措施:輸血、補液:擴充血容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對于未明確診斷或者疑有空腔臟器破裂或者明顯腹脹者予以禁食和胃腸減壓。診斷不明時不能使用鎮痛劑。
576.腹部損傷病情觀察重點是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的程度和范圍,以及腸鳴音、腹部移動性濁音、肝濁音界的變化情況;根據病情發展,可復查B超或CT等,必要時進行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577.根據以上觀察,有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出現,都應考慮腹內器官損傷:早期發生休克,或全身情況有惡化趨勢;持續性或進行性加重的腹痛,伴惡心嘔吐;腹脹逐漸加重,腸鳴音逐漸減弱或消失;有腹膜刺激征,呈擴散趨勢;有氣腹表現(X線檢查有膈下游離氣體或肝濁音界縮小),或出現移動性濁音;有嘔血、便血、尿血等,或胃腸減壓抽出血性液體;血常規紅細胞計數進行性降低;直腸指檢、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有明顯陽性發現。
578.腹部損傷手術治療:腹部疼痛較重,且呈持續性,并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勢,同時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者;早期出現明顯的失血性休克表現者;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腹部壓痛、肌緊張和反跳痛)者;腹腔積有氣體,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者;腹部明顯脹氣,腸蠕動減弱或消失者;腹部出現移動性濁音者;有便血、嘔血或尿血者;直腸指檢發現前壁有壓痛或波動感,或指套染血者。
579.腹部損傷手術方法主要為剖腹探查術。
580.一氧化碳俗稱煤氣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于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與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COHb不能攜氧,且解離速度緩慢。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