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護理
1、初期局部皮膚紅腫時,用45%酒精倒于手心做局部按摩10分鐘、再擦滑石粉,每天數次;若皮色變紫,有水泡形成或表皮破損時,用1%龍膽紫涂擦表面,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患處再受壓。
2、水皰破損,局部感染有淺層壞死時,可用濃度為1:5000的高猛酸鉀溶液沖洗,擦干創面及周圍皮膚后,用60瓦電燈在距創面30厘米處烘烤,使其干燥愈合,處理后創面可用凡士林油紗布復蓋。
3、患者床墊要柔軟,床單平整,潔凈并勤更換;每2小時給患者翻身一次,避免拖拉;對經常受壓部位勤按摩,也可在受壓部墊海綿墊,氣圈或軟枕等以減輕壓力。
4、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防止尿液,糞便污染皮膚或瘡面。
5、居室應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發熱,因高熱可使褥瘡迅速擴大或愈后復發。
骨牽引疼痛護理
(1)骨折局部疼痛:
應認真分析疼痛的原因,不可隨意減輕牽引錘的重量,應仔細觀察牽引的方向是否正確,牽引力和反牽引力是否平衡,牽引的重量是否適宜,牽引錘是否懸空,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
(2)足跟部疼痛:
是由于重力和摩擦力所致。在足踝后下方的凹陷處墊1個軟枕或足跟部墊以棉圈,減輕足跟部壓力。
(3)針眼處疼痛:
應觀察鋼針是否歪斜,牽引鉗是否夾住皮膚,針眼處是否紅腫、滲出,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4)肌肉酸痛:
一般無需特別處理,可適當給以按摩、推拿。疼痛是不舒適中最常見的表現,也是影響患者舒適的重要因素之一。疼痛可致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使患者出現煩躁不安,心率加快,心律紊亂,血壓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的舒適、休息和睡眠,必要時遵醫囑予鎮痛劑以減輕疼痛等不舒適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