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術后護理
1.慎選臥位
手術后患者臥床姿勢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安危。在全身麻醉未清醒之前,應平臥并將頭轉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而窒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手術后,應平臥6小時(不要枕頭),以減少麻醉后頭痛的發生。如腹腔有感染時,可采用半坐臥位,有利于炎性滲出物聚集于盆腔,預防膈下膿腫的發生。
2.吃的問題
一般中小手術后,飲食不需嚴格限制。較大的手術,則要等到有正常排氣或排便后,才可以開始進食。原則是先從容易消化吸收的流質開始,逐步恢復到正常的普通飲食。如從開水、果汁、豆漿這類不帶渣的飲料,過渡到大米粥、小米粥、牛奶,再到爛面條、面片、肉松,最后過渡到普通飲食。但切忌飲酒和碳酸飲料,以免腸道脹氣。
3.別亂動傷口
術后不宜亂動,更不要隨意揭開覆蓋傷口的紗布,用手去觸摸或用水去清洗傷口。嚴格保持傷口干燥最重要。如一旦自己不小心弄濕或污染了紗布,應請求醫護人員給予更換,以防切口感染化膿。
4.盡早活動
局部麻醉下的一般性手術,只要病情允許,應盡早開始活動。大手術后的患者,次日即可在醫護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做深呼吸運動和四肢的伸屈運動,并逐步增加活動量和活動范圍。無禁忌者,第二天即可逐漸坐起,并在攙扶下離床走動,時間可慢慢延長。陪護者可拍打患者背部,同時讓其用力咳嗽,可減少肺部感染和肺不張等并發癥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也有利于胃腸道和膀胱功能的迅速恢復。
產褥期抑郁癥護理
產褥期抑郁癥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癥狀,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易激惹、恐怖、焦慮、沮喪和對自身及嬰兒健康過度擔憂,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嬰兒的能力,有時還會陷入錯亂或嗜睡狀態。
從心理學角度看,家庭成員的參與與產婦精神狀態之間有密切的關系,特別是丈夫,因為丈夫是妻子情緒的支持者,產后丈夫的關心、體貼、照顧與支持能有效地減少抑郁情緒的產生,對降低產褥期抑郁癥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