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障礙護理
(1)對病人抱以同情、關懷的態度,加強溝通、解釋病情,從而減少病人焦急情緒。
(2)由于病人對損傷無保護性反應,容易受到損害,因此對病人應注意保暖,特別要防止燙傷,對有感覺障礙患肢不使用暖水袋保暖,病人洗澡時應注意水溫。
(3)衣服應柔軟寬松以減少對皮膚刺激,避免搔抓重壓以防皮膚損傷及感染,學會用健肢對患肢擦浴、按摩、處理日常生活。
(4)深感覺障礙者外出行走特別是在晚間要有人陪伴及攙扶。
(5)對偏癱有感覺障礙的病人避免局部長期受壓,防止褥瘡的發生。
運動障礙護理
(1)向病人提供生活支持,包括洗漱、大小便、飲食、坐輪椅,以滿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病情穩定后,鼓勵病人用健側肢體取物、洗漱、移動身體等。
(2)對臥床病人要保持床褥清潔、干燥、每2小時協助病人翻身一次,患側肢體應放置功能位置,對突出容易受壓部位用氣墊保護;截癱病人應臥于有活動開孔(放置便器)的木板床,以免腰骶部皮膚被便器磨傷。
(3)病室內保持空氣流通,并注意保暖,鼓勵病人多咳嗽,協助病人翻身拍背及時吸出氣管內不易咳出的分泌物。進食應該緩慢、防止嗆入氣管,吞咽困難時用鼻飼。
(4)作好口腔護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5)排尿困難的病人可按摩下腹部以助排尿,訓練病人自主解小便,留置尿管的病人每4小時開放1次。
(6)急性期后(約發病1周左右)肌張力開始增強,患肢出現屈曲痙攣,應盡早對患側肢體進行被動運動及按摩,可促進自主神經的恢復,改善面部血循環及營養狀況,被動運動還可對病人大腦形成反饋刺激;出現自主運動后,鼓勵病人以自主運動為主,輔以被動運動,以健肢帶動患肢在床上練習起坐、翻身和患肢運動;患肢肌肉恢復到一定程度時應及時協助病人離床行走,逐步鍛煉直到恢復運動功能,此時應避免碰傷、墜床。當自主運動恢復后,盡早對病人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