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簡述
1 .概念 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被覆黏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時, 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
2 .臨床特點
(1) 一般見于生育年齡婦女, 以 30 ~ 40 歲婦女居多。
(2) 絕大多數位于盆腔內的卵巢、子宮骶韌帶、直腸子宮陷凹面和直腸陰道隔, 其中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見。
(3) 卵巢內的異位內膜可因反復出血而形成單個或多個囊腫, 內含暗褐色黏糊狀陳舊血, 稱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又稱卵巢巧克力囊腫。
(4) 臨床表現為育齡婦女有繼發性、進行性痛經和不孕史, 婦科檢查時盆腔內捫及觸痛性結節或包塊。
3 .護理
(1) 非手術療法:適用于癥狀輕、有生育要求的年輕病人。
① 痛經較輕時, 可試給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
② 假孕療法:大劑量孕激素治療。 中途不能停藥, 服藥期間若出現少量出血, 可加大劑量 ; 若出現閉經是正常現象。
③ 達那唑假絕經治療。
(2) 手術治療:對于年輕有生育要求的婦女, 特別是采用藥物治療無效者, 可剖腹或在腹腔鏡下作病灶切除。
(3) 勸告患有嚴重子宮后傾、陰道閉鎖、宮頸狹窄的病人應盡早治療, 以免經血逆流入盆腔引起子宮內膜的異位種植。
練習題:
A1 型題
1 .繼發性痛經和不孕并存的病人多見于以下哪種疾病(D)。
A .子宮肌瘤 B .多囊卵巢綜合征 C .黃體發育不全D .子宮內膜異位癥 E .子宮內膜炎
2 .子宮內膜異位多見于(B)。
A .20 ~ 30 歲婦女 B .30 ~ 40 歲婦女 C .40~50 歲婦女 D .50 ~ 60 歲婦女 E .60 歲以上婦女
3 .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癥狀是(E)。
A .月經增多 B .肛門墜脹 C .性交痛D .不孕 E .繼發性進行性痛經
4 .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癥, 下述哪項是錯誤的(A)。
A .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以外, 稱子宮內膜異位癥B .分內在性與外在性兩種
C .多發生于 30 ~ 40 歲的婦女D .絕經后異位內膜可萎縮 E .用藥物抑制排卵, 可緩解疼痛
A2 型題
陸某, 33 歲, 孕 1 產 0, 12 歲來月經, 28 ~ 30 天一次, 每次 5 天, 量中等, 無痛經。 但自人工流產后出現痛經, 且逐漸加重。 婦科檢查:子宮后傾固定, 陰道后穹隆處可見紫褐色結節, 觸痛明顯。 該病人最可能的診斷為(E)。
A .陰道炎 B .盆腔炎 C .原發性痛經D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E .子宮內膜異位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