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者護理
1、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2、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3、口腔有糜爛,小兒吃東西困難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飯后漱口;
4、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面早日愈合;
5、可以口服一些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
6、若小兒發熱,也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發疹性傳染病患兒護理
小兒常見的發疹性疾病有水痘、猩紅熱、麻疹等,這些都是呼吸道傳染病。
對水痘患兒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用手抓搔,否則容易感染。同時結痂抓脫落后易形成凹坑,為此應把孩子的手指甲剪短些,雙手用紗布包好,抓破的地方可涂上紫藥水,如有化膿現象,應涂上抗生素軟膏。未破的水痘也可涂上紫藥水,這樣既可預防感染,又可使水皰干燥。
猩紅熱易并發腎炎和心肌炎。因此,要注意尿的顏色和尿量的變化、有無浮腫、面色蒼白、心跳氣短,脈膊跳動是否規律等。急性期患兒一定要注意休息,最少要臥床休息1周。出疹期皮膚有瘙癢感,可涂爐甘石洗劑,疹退后有皮膚脫屑,應任其自然脫落,囑患兒不能用手剝皮屑,以免撕破皮膚引起感染。
麻疹患兒已明顯減少,主要見于未接種麻疹疫苗的孩子。孩子患了麻疹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保持一定的室溫和濕度。定期開窗通風。
②飲食要吃些有營養、易消化,高維生素飲食。
③保持皮膚清潔,勤換內衣有利于皮膚體表散熱與排泄。
④注意五官護理,保持眼、耳、鼻、口腔衛生,防止并發癥。眼睛往往因炎性分泌物多形成眼痂,兩眼不能凈開,應用鹽水沖洗,滴以眼藥水或眼膏于眼內,一日數次。鼻腔分泌物多時容易形成鼻痂,可用鹽水將棉桿潤濕后,輕輕拭除后涂少量石臘油以滑潤。鼻孔周圍糜爛,可涂以抗生素軟膏。要防止眼淚及嘔吐物流入耳道和口腔內,否則細菌可經耳咽管侵入中耳引起炎癥。由于高熱進食少,常發生口腔炎癥,應勤喂水,既可補充水分,又可沖洗口腔。
⑤注意觀察病情,特別是疹子是否出透,如疹子剛起即退,稀而少見、色澤變暗、肢體發涼、面色發灰,說明病睛嚴重,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