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胃癌
1.病因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與食物中的亞硝胺、胃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有關。某些良性病變如胃息肉、萎縮性胃炎、胃潰瘍也可以惡變成癌,遺傳、環境因素與胃癌也有一定關系。
2.病理
(1) 好發部位:多見于胃竇部,其次為胃小彎、賁門。
(2) 大體類型:早期胃癌指癌變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層,分為隆起型、淺表型、凹陷型。進展期胃癌指病變已達肌層或漿膜層,可分為塊狀型、潰瘍型、浸潤型,其中浸潤型預后最差。
(3) 轉移途徑有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行轉移、腹腔種植,其中淋巴轉移為最主要的轉移途徑。
3.臨床表現 胃癌早期,癥狀多不明顯,病人常見類似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的癥狀。病情進展后可有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瘦、貧血等。發生潰瘍或梗阻后可出現相應癥狀。晚期可出現腹部腫塊及其他轉移癥狀以及晚期癌腫的全身消耗表現。體檢早期常無發現,晚期上腹部可捫及腫塊。若發生直腸前四種植轉移時,直腸指診可觸及腫塊。
4.輔助檢查 早期胃癌癥狀類似于慢性胃炎或胃潰瘍,易被忽視。有下列癥狀者應予警惕,及時進行進一步檢查:
① 40 歲以上,以往無胃病史而出現上腹不適、隱痛、噯氣、反酸、食欲減退等癥狀。或有長期潰瘍病史,近來疼痛規律改變,呈持續性疼痛,服制酸藥不能緩解。
② 存在胃癌的前期病變。
③ 胃液中游離酸缺乏或減少。
④ 大便隱血呈持續陽性。
(1) X 線鋇餐檢查:是診斷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2) 纖維胃鏡:是早期確診最有效方法。
(3) 胃液細胞學檢查。
5.治療 胃癌診斷一旦確立,應爭取做根治性胃大部切除術,晚期癌腫無法切除,可行姑息術,以解決進食問題。還可輔助化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