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護理措施
1 病情觀察監測生命征,定時查血常規了解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變化,必要時做血培養及藥敏試驗。
2 防止乳汁淤積一般不需要完全停止哺乳,但患側乳房應停止哺乳,并用吸乳器吸空乳汁,促使乳汁排出通暢。改變側臥位哺乳習慣,防止乳房受壓。感染嚴重或膿腫切開后并發乳瘺者應終止乳汁分泌。
3 促進局部血循環用寬松的胸罩托起兩側乳房;局部應用熱敷及理療以減輕疼痛,促進血液循環,以利于早期炎癥消散。水腫明顯者用50%硫酸鎂溶液濕熱敷。
4 應用抗菌藥物抗生素使用原則為早期、足量應用。選用青霉素類抗生素,或根據膿液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
5 對癥處理高熱者,予以物理降溫,必要時應用解熱鎮痛藥物。
6 促進切口愈合膿腫切開后,保持引流通暢,及時更換敷料。鼓勵病人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飲食,注意休息,提高病人抗感染和修復能力。
7 預防
① 糾正乳頭內陷: 乳頭內陷者于分娩前3~4個月開始每日擠捏、提拉以矯正乳頭。也可用吸乳器吸引,使乳頭外突。
② 保持乳頭和乳暈清潔: 孕婦經常用肥皂及溫水清洗兩側乳頭;妊娠后期每日清洗一次;產后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潔乳頭,以保持局部干燥和潔凈。
③ 乳頭、乳暈破損或皸裂者: 暫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育嬰兒;局部用溫水清洗后涂以抗生素軟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癥狀嚴重時應及時就診。
④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 定時哺乳,每次哺乳時讓嬰兒吸凈乳汁,如吸不凈應及時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發現乳汁淤積,及早按摩、理療,防止炎癥發生;糾正讓嬰兒含乳頭睡眠的不良習慣;注意嬰兒口腔衛生,及時治療嬰兒口腔炎癥。
乳腺癌的分期
根據乳癌的臨床表現,多數采用國際抗癌協會(UICC)修訂的乳癌TNM分期法對乳癌進行臨床分期。
T0: 原發癌瘤未查出。Tis: 原位癌。T1: 癌瘤長徑≤2cm。T2: 癌瘤長徑>2cm,≤5cm。T3: 癌瘤長徑>5cm。T4: 癌瘤大小不計,但侵及皮膚或胸壁(肋骨、肋間肌、前鋸肌),炎性乳癌亦屬之。
N0: 同側腋窩無腫大淋巴結。N1: 同側腋窩有腫大淋巴結,尚可推動。N2: 同側腋窩腫大淋巴結彼此融合,或與周圍組織粘連。N3: 有同側胸骨旁淋巴結轉移。
M0: 無遠處轉移。M1: 有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
根據以上情況進行組合,可把乳癌分為以下各期: 0期: TisN0M0。Ⅰ期: T1N0M0。Ⅱ期: T0~1N1M0,T2N0~1M0,T3N0M0。Ⅲ期: T0~2N2M0,T3N1~2M0,任何NM0,任何TN3M0。Ⅳ期: 包括M1的任何T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