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基礎護理
(一) 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較薄嫩,易擦傷,可因護理不當而引起感染。因此護理時動作應輕柔、敏捷,指甲要剪短,以免損傷小兒皮膚。小兒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尤其注意頭頸、腋窩、會陰等皮膚皺褶處。根據病情及季節定期為患兒擦浴或沐浴。冬季每周至少1次,夏日每日至少1次。每日晨、晚間護理時可擦洗。浴后用嬰兒爽身粉,保持皮膚干燥。為了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應使用中性肥皂。小兒頭部要經常清洗,最好留短發,頭發亦應經常梳理。內衣內褲要經常換洗,如有嘔吐而浸濕衣服者,應及時更換。勤換尿布,大便后用溫開水清洗臀部,并吸干,以防局部糜爛、臀紅和褥瘡的發生。床鋪必須平整、干潔。飯前便后洗手。每日檢查嬰幼兒的皮膚,以便及時發現有無皮疹、出血、皮膚損傷或其他異常情況,還應及時變換體位,減少局部皮膚受壓,改善血液循環。
(二) 心理護理
小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患病和住院可造成兒童身心創傷。疾病給小兒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醫院陌生的環境及各種治療操作使兒童產生恐懼,尤其是與父母分離,更使患兒產生焦慮不安。患兒住院時,由于年齡不同、疾病和病情不同、住院時間的長短不同,因而對住院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因此在對患兒實施整體護理中,應認真做好心理護理。
(三) 住院護理常規
1. 入院護理① 迎接新患兒: 接到新患兒住院通知后,應立即安置好床位(溫箱調節溫度與濕度),對危重患兒應安置在搶救室以便于搶救。護士接待新入院患兒和家屬時應儀表端莊、言語溫和、態度親切和藹,盡量滿足新入院患兒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同時,準備醫療病歷和護理病歷各1份,并填寫入院病歷有關各個項目和卡片。② 介紹病房情況: 病室環境、作息時間、探視制度,以及工作人員如主管醫師、主管護士、護士長等。將患兒及家長帶至病床邊,并將其介紹給其他患兒和家長。對急、重癥患兒,護士應根據病情先協助治療,待病情穩定后,再按入院護理順序進行工作。③ 進行入院護理評估: 護理程序先給患兒作護理體檢,測量體重、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然后向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史的采集,了解患兒生活情況如患兒睡眠、飲食、排泄等生活習慣,愛稱或小名,是否去幼兒園,學齡期患兒所在年級、性格、愛好及學習情況等,患病后有何改變。還要問清與家長聯系的方法。將獲取的體檢和病史資料進行分析、綜合評估,做出護理診斷,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實施之。當班護士將入院護理評估詳細記錄于患兒的護理個案。④ 清潔護理: 給患兒作清潔護理,若病情允許在24小時內完成衛生處置工作,如洗頭、更換衣服、剪指(趾)甲、沐浴或擦浴等。洗浴時,觀察全身情況,特別應注意有無皮疹,以利及時發現傳染性疾病。
2. 住院護理① 環境與個人衛生護理: 室內定時通風換氣,每日3次,每次半小時,并根據患兒不同年齡保持室內適宜的溫、濕度。保持皮膚、粘膜清潔,防止口腔炎、尿布皮炎發生。一般患兒每日晨、晚間護理各1次,每次給患兒換尿布后,應注意臀部清潔;飯前、便后為臥床患兒洗手,做到定期洗澡或擦浴,每周給患兒修剪指甲1次。② 飲食護理: 按醫囑正確發放飲食,并記錄進餐情況,一般患兒在護士協助下集體進餐,以促進食欲;同時護士應經常與營養師聯系,反應患兒飲食情況,協助營養師不斷改善患兒各種飲食的供應,提高其食欲。③ 基礎護理: 給患兒測體溫、脈搏、呼吸。新入院患兒,3日內每日測3次;一般患兒每日測2次;危重(心臟病、重癥肺炎等)、發熱、低體溫者則每4小時測1次;給予退熱處理后半小時重測體溫1次。一般患兒每周稱體重1次,早產兒每周稱體重2次。床邊交接班時除病情交班外,要注意清點病區患兒人數。病危及死亡者及時通知家屬。可根據情況為患兒制定生活日程,保證患兒的休息與睡眠。④ 病室消毒護理: 一般病室每周用紫外線照射消毒1次,新生兒室、重癥病室每日1次,治療室則每日2次。按時用消毒水清潔臺面、床欄桿及地面。對死亡患兒應進行終末消毒。⑤ 給藥護理: 按醫囑正確備藥、給藥,嚴格做好查對制度,對靜脈給藥的患兒要加強巡視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⑥ 安全護理: 認真執行各種安全防范措施,保證患兒的安全。如新生兒注意防止包被蒙頭過嚴、哺乳姿勢不當、乳房堵塞新生兒口鼻造成新生兒窒息;嬰幼兒和年長兒應防止異物吸入、中毒、跌傷、觸電、燙傷等。⑦ 特殊護理: 長期住院的學齡期患兒要注意使患兒與學校、同學保持聯系,為其補習功課,如腎病綜合征患兒待其病情穩定后可在每日午休后安排一些時間讀書、做作業等,以免患兒擔心因病影響學習而引起不安。
3. 出院護理① 通知患兒和家屬: 護士按出院醫囑,提前通知患兒和家屬,做好出院的準備。
4. 辦理出院手續護士執行出院醫囑,填寫出院通知單、結賬、指導家屬辦理出院手續。同時,憑出院醫囑處方領取藥物,交給家屬,并指導用藥常規。② 健康教育: 按不同病種指導患兒,注意飲食健康、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加強康復和鍛煉,掌握藥物服用知識和家庭護理知識及技能。對于患兒出院后仍需進行的特殊護理,如鵝口瘡、注射胰島素等,護士應向家長示教,并待其熟練掌握后,患兒方可出院。③ 記錄有關文件: 如填寫出院護理評估表,病歷按出院病歷順序整理好。在出院登記本、日報表上登記出院患兒姓名,注銷各種卡片,如住院患兒診斷卡、床頭卡、服藥卡等。④ 病床單位消毒: 整理用物。墊、褥、被、枕芯放于日光下暴曬6小時,或用紫外線照射消毒;病床單位(床、桌、椅),用消毒溶液擦洗;食具、臉盆、便盆,應用蒸汽或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溶液浸泡。病室應開門窗通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