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護理措施
① 維持體溫穩定的護理: 新生兒體溫易受環境因素影響,當體溫偏低或體溫不升時,及時予以保暖措施;當體溫過高時,則宜物理降溫或多喂開水。監測體溫并記錄。按醫囑靜脈輸入有效抗生素。本病用抗生素療程約需10 ~14 日或更長,故應注意保護靜脈。青霉素類藥物,一定要現配現用,確保療效;用氨基糖苷類藥物,注意藥物稀釋濃度及對腎臟的影響,按時檢查尿液。② 促進組織恢復正常: 加強皮膚護理,包括口腔、臍部、臀部護理,尤其應注意皮膚皺折處(頸項、腋窩、腹股溝等)的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完整。患臍炎時,用3%過氧化氫和70%乙醇清洗,再用2%碘酊涂抹直至痊愈。若有肉芽形成,可用5%~10%硝酸銀溶液點灼;皮膚膿皰疹,可用無菌針頭刺破(刺破前、后用乙醇消毒),吸去膿液,然后涂抗生素軟膏。患處周圍的正常皮膚,須每隔2~3小時用70%乙醇涂抹,以減少自體接觸感染的機會。③ 防止交叉感染: 患兒應收治于單間病室,有皮膚感染者應隔離,工作人員或照顧者在護理患兒前、后應洗手。④ 準確采集各種檢驗標本: 采集血培養標本爭取在使用抗生素前進行,以提高陽性率。⑤ 保證營養供給。⑥ 嚴密觀察病情。
體重測量法
(1) 用物準備: 磅秤(小嬰兒用載重10~15kg盤式杠桿秤測量;1~3歲的幼兒用載重20~30kg坐式杠桿秤測量;3~7歲的小兒用載重50kg、7歲以上用載重100kg站式杠桿秤測量)、清潔布、尿布、衣服和毛毯等。
(2) 操作方法: ① 嬰兒測量法: 把清潔布鋪在嬰兒磅秤的秤盤上,調節指針到零點;脫去嬰兒衣服及尿布,將嬰兒輕放于秤盤上,觀察重量,準確讀數至10g;天氣寒冷時,或體溫偏低及病重嬰兒,先稱出嬰兒的衣服、尿布、毛毯的重量,然后給嬰兒穿衣,包好毛毯再測量,所測體重減去衣物重量即得嬰兒體重;記錄測量結果。② 兒童測量法: 年齡較大小兒可用坐式或成人磅秤測量,測量者待小兒坐穩或站穩后,觀察重量并記錄;1~3歲坐位測量,準確讀數至50g;3歲以上站立于稱量板中央,兩手自然下垂測,準確讀數不超過100g;稱前必須校正秤,稱量時小兒不可接觸其他物體或搖動;不合作者或病重不能站立的患兒,由護理人員或家長抱著小兒一起稱重;稱后減去患兒衣服、毛毯重量及成人體重即得小兒體重。
(3) 護理要點: 稱量體重應注意安全性和準確性。在晨起、空腹、排尿后或進食后2小時稱量為佳,稱量時衣服不能脫去者應除去衣服重量,以求準確測量值。每次測量應在同一磅秤、同一時間進行。所測數值與前次差異較大時,應重新測量核對,嬰兒體重降低較多應報告醫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