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6年護士資格考試《內科護理學》預習資料20套
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的病因及表現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AA)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一種獲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臨床分為重型再障(SAA)和非重型再障(NSAA)。
1. 病因和發病機制多數病人原因不明,可能與病毒感染、理化因素等有關。發病機制不清,有三種學說: ① 原發性和繼發性造血干祖細胞缺陷(“種子”學說)。② 造血微環境異常(“土壤”學說)。③ 免疫異常(“蟲子”學說)。
2.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貧血、出血、反復感染,而肝、脾淋巴結多無腫大。① 重型再障,往往起病急,進展迅速。貧血進行性加重;出血部位廣泛,不易控制,除皮膚粘膜外,常有深部出血,如便血、血尿、子宮出血或顱內出血,危及生命;呼吸道感染最常見,其次為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膚粘膜感染,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癥。② 非重型再障,起病緩,病程長,少數可演變為重型再障。貧血呈慢性過程;出血較輕,易控制,以皮膚粘膜為主,除婦女易有子宮出血外,很少有內臟出血;上呼吸道感染常見,其次為牙齦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而肺炎、敗血癥等嚴重感染者少。
3. 有關檢查① 血象,全血細胞減少,屬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網織紅細胞絕對值低于正常。② 骨髓檢查,重型再障多部位穿刺示骨髓增生低下,粒、幼紅細胞減少,巨核細胞減少或缺如,淋巴細胞占優勢,骨髓非造血細胞、漿細胞、組織嗜堿細胞增多。非重型再障骨髓增生好壞不一。
缺鐵性貧血的護理措施
(1) 飲食護理: 進食含鐵較多、營養豐富的食品,如肉類、豆類、蛋類、海帶、海蜇、紫菜、黑木耳、銀耳等,適當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利于鐵的吸收。
(2) 用藥護理: ① 口服鐵劑常用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和富馬酸亞鐵等,不良反應主要為惡心、嘔吐及胃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應在飯后或用餐之間服藥,避免空腹服藥,遵醫囑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至全量,以減少胃腸道反應?诜后w鐵劑時,盡量用吸管將藥液吸至舌根部咽下,再喝溫開水并用其漱口,以避免牙齒及舌質染黑。茶、咖啡、牛奶、蛋類、植物纖維可引起鐵沉淀,不利于鐵吸收,故應避免與鐵劑同服。告知病人服用鐵劑期間可使糞便呈黑色?诜F劑后,癥狀可很快好轉,血紅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繼續治療3~6個月。② 注射鐵劑時藥液溢出可致皮膚染色,故注射時應避開皮膚暴露部位,抽取藥液后,應更換針頭,采用“Z”形注射法或空氣注射法注射。注射部位宜深且經常更換,必要時局部熱敷,避免硬結形成,防止疼痛和組織壞死。注射鐵劑后可有面部潮紅、蕁麻疹、發熱等過敏反應,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大汗淋漓,甚至過敏性休克,故注射時應備好腎上腺素,以備嚴重反應時緊急搶救。
7. 健康教育① 積極防治病因,給予含鐵豐富的食物。② 堅持規則用藥,在貧血糾正后仍須按醫囑完成整個療程,防止復發。若口服鐵劑為硫酸亞鐵糖衣片,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小兒當作糖果誤食而導致急性中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