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病人的護理措施
1一般護理安置病人住單人隔離病房;保持室內安靜;室內光線應暗淡,避免強光刺激,門窗應安裝較深色的簾布。治療及護理操作應盡量安排在使用鎮靜劑30分鐘內集中進行。操作動作要敏捷,盡可能減少對病人的刺激,盡量不要搬動病人,減少抽搐發作。
2專人護理密切觀察病情,注意生命征變化,詳細記錄抽搐發作持續時間和間隔時間及用藥效果。
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按接觸隔離要求護理: 接觸病人時須穿隔離衣、戴帽子、口罩、手套,身體有傷口時,不能進入病室;謝絕探視;治療或換藥用器械及敷料均須專用,使用后器械以2%戊二醛溶液浸泡1小時以上,洗凈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傷口敷料應焚毀。室內用品應進行消毒處理,嚴防交互感染。
4傷口護理傷口未愈者,應徹底清創,清除壞死組織和異物,敞開傷口,同時給予傷口護理,用3%過氧化氫或 1∶5000 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和濕敷,消除無氧環境,控制破傷風梭菌生長繁殖。傷口已愈合者,不必特殊處理。
5維持體液和營養平衡遵醫囑給予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喂食時避免誤咽。不能進食者,在控制痙攣后鼻飼,必要時經胃腸道外補充營養。
6中和游離毒素遵醫囑使用破傷風抗毒素(TAT)中和血液中的游離毒素。首次劑量2萬~5萬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內靜脈緩慢滴注,以后每日1萬~2萬U做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共3~6日。或用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深部肌內注射1次,劑量為3000~6000U。
7控制痙攣遵醫囑使用鎮靜、解痙藥物。對病情較輕者,可使用一般鎮靜劑,用以減小對刺激的敏感性,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鈉、10%水合氯醛;對病情較重者,可使用冬眠合劑Ⅰ號(氯丙嗪、異丙嗪、哌替啶),用藥過程中應嚴密觀察呼吸、血壓、脈搏和神志的變化。對抽搐頻繁且用上述藥物不能控制者,在氣管切開及控制呼吸的條件下,遵醫囑使用硫噴妥鈉和肌松弛劑。
8應用抗生素遵醫囑使用青霉素80萬~100萬U,肌內注射,每4~6小時 1次,或大劑量靜脈滴注,既可抑制破傷風梭菌的繁殖體,又能控制其他需氧菌感染;給予甲硝唑,每日2.5g分次口服或靜脈滴注,持續7~10日。
9加強心理護理
10避免發生并發癥加強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必要時加用床欄防止病人墜地;使用牙墊,避免舌咬傷。床旁常規備氣管切開包,病情重者應及時協助醫師進行氣管切開,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做好氣管切開護理工作。注意口腔護理,嚴格無菌操作,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加強心臟監護,注意防治心力衰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