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6年護士資格考試《基礎護理學》預習資料30套
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護理
1.病情觀察:該病發展迅速,可出現感染性休克或昏迷、敗血癥、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故炎癥未控制前,應高度警惕,嚴密觀察患者意識是否清楚,有無煩躁、神志淡漠、嗜睡等;監測T、P、R、BP;對發熱、寒戰患者注意詢問有無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顱內感染征象。當體溫超過39℃及時給予溫水擦浴,并囑其多飲水,注意患者尿量情況。床邊備氣切包。
2.心理護理: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常伴有疼痛、張口受限等癥狀,嚴重者發生進食和吞咽障礙,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和精神狀態。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以精湛的技術贏得患者信任和尊重。多接觸病人,主動傾聽患者傾訴,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多與其交談,解除疑慮,生活上盡量體貼關懷,鼓勵家屬、親友陪伴,給予精神、心理支持,介紹疾病發生的原因、治療手段,邀請康復期患者現身說法,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治療上的配合,以緩解患者焦慮不安的情緒。
3.切口護理:口腔間隙感染治療不及時即形成膿腫,需及時協助醫師做膿腫切開引流術,建立良好的引流,以減少局部組織張力,防止擴散,解除局部疼痛,達到縮短療程,減少用藥的目的。對于腫脹范圍廣泛、有嚴重呼吸困難者,除廣泛性切開外還應充分分離口底肌肉,使口底各間隙的壞死組織及膿液充分引流,因膿液呈蜂窩狀分散在組織間隙中,常常自動引流不暢。傷口置引流管,切開引流液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以指導合理用藥。膿腫切開后,更換敷料2~3次/d,用1%~3%的雙氧水反復沖洗創口或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或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菌素加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同時觀察引流液量、色、性的變化及患者神志、面色、生命體征變化。發現患者面色蒼白,暫停沖洗傷口。沖洗完畢,協助患者取半臥位以減少傷口張力,利于傷口引流。
4.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道阻塞是口腔頜面部感染較常見而危險的并發癥,應確保充分給予氧氣吸入,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生命體征變化及呼吸道通暢情況,因喉頭水腫所致的呼吸道阻塞應立即行環甲膜穿刺或氣管切開。若炎癥侵及口底、舌下等間隙,患者可出現舌體抬高、咽腔縮小等并發呼吸道梗阻的臨床表現,應做好搶救準備,昏迷患者將舌體牽拉至口外固定,保證呼吸道通暢。本組病例中3例出現呼吸道梗阻,及時給予氣管切開,患者脫離危險。如伴有呼吸道黏液堵塞,應進行徹底有效的吸痰。
5.加強口腔護理:頜面部間隙感染常由于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擴散引起。預防口腔感染是切斷頜面部間隙感染的重要途徑,加強口腔護理是預防口腔感染的有效措施。主要措施:詳細指導患者正確的漱口,每餐后用生理鹽水漱口,每4h含漱多貝氏液漱口液漱口,在口腔內停留2~3min.
6.飲食指導: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先給予高熱量清淡流質飲食,由于張口受限,采用吸管進食。鼓勵患者每2~3h進食一次,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機體抵抗力。然后逐漸給半流質飲食,如雞湯面,再到普通飲食,維生素補充可給予新鮮水果汁,且多飲水。
新生兒皮膚清潔
新生兒要經常洗澡。在臍帶脫落前,不要把新生兒全身浸在水中洗,以免臍帶被浸濕后污染?刹捎梅侄蜗吹姆椒ǎ合认搭^部,洗后及時擦干頭部;再分別洗上身和下身。洗澡水溫不宜過熱,先放涼水后兌熱水用肘部試至溫度適宜。洗澡前應先準備好替換的衣物。洗澡忌用刺激性肥皂,一般可選用專門的嬰兒皂或嬰兒浴液。洗澡毛巾應柔軟,可選用純棉制品。洗臉部時應先用干凈棉球清潔眼部和鼻腔。洗身體時應注意洗凈皺褶處,尤其是頸部、腋下和大腿根部。這些部位洗后需用植物油或滑石粉涂抹,涂粉不可過多,以免潮濕后硬結刺激皮膚。替換的衣物和尿布應選用質地柔軟,吸水性強,透氣性好的純棉制品,化纖類織物對新生兒是不適宜的。給小嬰兒洗澡,動作要快、輕柔,洗后立即擦干,穿好衣服,以免受涼。
洗澡時間不可安排在嬰兒吃奶后或要睡覺時,一般可在嬰兒吃奶后一個多小時,孩子處于覺醒狀態時為宜。其次,嬰兒排便后應及時清洗臀部。洗后在肛門周圍涂植物油、凡士林或鞣酸軟膏以免臀部因尿、便刺激而發生臀紅和尿布疹。植物油可選用香油,事先加熱消毒后置于干凈器皿中備用即可。
關注"566執業護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護士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執業護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