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的特點
1. 房間隔缺損缺損較大的分流量也大,導致體循環血流不足而影響生長發育,表現體格瘦小、乏力、多汗、活動后氣促。當劇哭、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時,右心房壓力增高超過左心房時,出現暫時性右向左分流而出現青紫。體檢時心前區隆起,心尖搏動彌散,心界擴大,一般無震顫,大多數病例于胸骨左緣第2、3肋間可聞及Ⅱ~Ⅲ噴射性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第2音增強和固定分裂。
2. 室間隔缺損缺損較大時,左向右分流量多,體循環流量相應減少,患兒多生長遲緩、體重不增、消瘦、喂養困難、活動后乏力、氣短、多汗等,有時因擴張的肺動脈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嘶啞。體檢心界擴大,心尖搏動彌散,胸骨左緣第3、4肋間可聞及Ⅲ~Ⅳ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向四周廣泛傳導,可捫及收縮期震顫,肺動脈第2音增強。
3. 動脈導管未閉導管口徑粗大者,分流量大,表現生長發音落后,喂養困難、氣急、咳嗽、乏力、多汗等。有時因擴大的肺動脈壓迫喉返神經而引起聲音嘶啞。體檢可見患兒多消瘦,輕度胸廓畸形,胸骨左緣第2肋間可聞及連續性機器樣雜音,占據整個收縮期和舒張期,于收縮期末最響,雜音向左鎖骨下、頸部和背部傳導,可伴有震顫,肺動脈瓣第2音增強。由于舒張壓降低,脈壓差增寬,可出現周圍血管征,如水沖脈、指甲床毛細血管搏動、股動脈槍擊聲。當肺動脈壓力升高超過主動脈時,即產生右向左分流,造成下半身青紫,亦稱差異性紫紺。
4. 法洛四聯癥法洛四聯癥是最常見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有4種畸形組成: ① 肺動脈狹窄: 以漏斗部狹窄多見。② 室間隔缺損: 多為膜部周圍型缺損。③ 主動脈騎跨: 主動脈騎跨于左右心室之上,隨主動脈發育,右跨現象可逐漸加重。④ 右心室肥厚: 屬繼發性病變,為右室負荷加重的結果。以上4種畸形中肺動脈狹窄最重要。主要表現為青紫,多見于毛細血管豐富的淺表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球結合膜等。患兒多有蹲踞癥狀,每于行走或活動時,常主動蹲下片刻。患兒長期處于缺氧狀態,指、趾端毛細血管擴張增生,局部軟組織和骨組織也增生肥大,表現為指(趾)端膨大即杵狀指(趾)。嬰兒有時在吃奶、哭鬧、情緒激動后,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嚴重者引起突然昏厥、抽搐。胸骨左緣2~4肋間可聞及Ⅱ~Ⅲ級粗糙噴射性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第2音減弱或消失。
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一) 心臟(★)① 心臟的胚胎發育: 胚胎發育的第2~8周是心臟形成的關鍵時期,先天性心臟病的形成主要在這一時期。② 小兒心臟的位置: 隨年齡而改變,新生兒心臟位置較高并呈橫位,心尖搏動在第4肋間隙鎖骨中線外,心尖部分主要為右心室。大于2歲,橫位心逐漸變成斜位,3~7歲心尖搏動已位于第5肋間鎖骨中線處,心尖部分主要為左心室。
(二) 心率(★★★)新生兒平均120~140次/分,1歲以內110~130次/分,2~3歲100~120次/分,4~7歲80~100次/分,8~10歲70~90次/分。小兒心率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如進食、哭鬧、發熱等。因此,心率的測定應在小兒安靜或睡眠狀態。一般體溫升高1℃,心率增加10~15次/分。
(三) 血壓(★★★)2歲后小兒收縮壓可采用下列公式計算: 收縮壓=年齡×2+80mmHg(年齡×026+107kPa)。舒張壓為收縮壓的2/3。袖帶寬度以相當于上壁2/3長為宜。
關注"566執業護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護士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執業護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