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學的范圍
兒科護理學是研究小兒生長發育及內外因素所致的病理現象,并運用現代護理理論和技術對小兒進行整體護理,以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專科護理學。包括研究小兒生長發育及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預防保健措施、兒科基礎護理以及常見疾病患兒的護理等。其任務已從單純的疾病護理向促進小兒身心全面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
(一) 任務
主要內容有: ① 臨床護理工作,包括一般臨床護理工作,以及急、危、重癥患兒的急救與監護工作等。② 兒童保健工作,兒科護士應在醫院和社區(包括家庭、托幼機構、學校等地)積極傳播科學育兒和疾病防治的知識,以防治兒童在體格、精神、心理發育中可能遇到的障礙。③ 兒童及家庭的健康教育工作,兒童的健康教育必須通過成人來實施,因此要積極取得家長和社會的支持;同時要針對兒童及家庭教養中的身心健康問題,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并適時給予指導和咨詢,其目的是提高兒童的健康水平和家庭的生活質量。
(二) 范圍
兒科護理的服務對象是處于不斷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兒科護理的范圍很廣,涉及一切兒童健康和衛生的問題。從年齡范圍來說,應從精卵細胞結合起至青少年時期。根據我國衛生部的規定,在臨床上是以初生至14周歲作為兒科的就診范圍。
兒科病房設置
兒科病房一般根據小兒年齡、病種及身心特點合理安排。每個病區以收治30~40名患兒為宜。大病室設病床4~6張,小病室設病床1~2張。每張床位占地至少2m2,床間距、床與窗臺相距各為1m。病室之間采用玻璃隔壁,便于醫護人員觀察患兒。窗外應設護欄,病床兩側應有床欄,可以上下拉動。病房內還應設有危重病室,收治病情危重、需要觀察及搶救的患兒。室內置有各種搶救設備,待患兒病情穩定后轉入普通病室。
還有醫護人員辦公室、治療室、配膳室與配乳室、游戲室、盥洗室、浴室、廁所及雜用室等。此外,病房需設有庫房、值班室、儀器室等;規模較大的病房還應設家屬接待室、新病人入院觀察室、危重監護室、足月新生兒室、早產兒寄養室、隔離室及1~2間備用房(供臨時隔離或空氣消毒時輪換使用)。
兒科病房的護理管理: ① 環境管理: 不同年齡患兒對環境溫度有不同的要求,兒童的室溫應保持在18~20℃,新生兒室溫應在22~24℃,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5%~65%。室內一律采用濕式清潔法。② 生活管理。③ 預防交互感染,不同病種患兒應盡量分室護理,同一病種患兒的急性期與恢復期也應盡量分開,護理患兒前、后均應洗手。④ 傳染病管理,在兒科病房中,對新生兒、早產兒、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白血病患兒、腎病綜合征患兒,以及其他機體抵抗力低下的患兒均應施行保護性隔離。⑤ 安全管理。⑥ 家屬管理等。
關注"566執業護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護士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執業護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