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的飲食調節指導
① 急性期患者常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失水較多,在起病后8~12小時內,患者可吃流質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雞蛋面糊、細掛面、燴薄面片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② 為避免胃腸道發酵、脹氣,急性期應忌食牛肉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后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等易產氣食物,并盡量減少蔗、糖的攝入。應注意飲食衛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臘的魚肉,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強的飲料、食物和調味品。
③ 腸炎恢復期:由于胃腸道尤其是腸道病理生理的改變,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別注意節制飲食,飲食上宜吃些清淡、軟爛、溫熱的食物,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復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哮喘的中醫護理原則有什么
(1)一般護理:
①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避免煙塵異味刺激,避免接觸誘發哮喘的刺激物,如塵螨、花粉及某些致敏食物。
②室內禁止吸煙,患者必須戒煙。
③哮喘發作時宜取半坐位,或端坐位。
④可予噴吸止喘氣霧劑以臨時平喘。
⑤實證者宜針刺大椎、肺俞、膻中、曲池、天突、豐隆等穴位;虛證可灸氣海、關元、神闕、三陰交、腎俞等穴。
⑥未經醫生許可,不能隨便使用鎮咳、鎮靜劑。
(2)寒證哮喘:
①一般護理內容。
②病室宜向陽,宜加衣被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風寒之邪。
③中藥湯劑宜熱服。
④飲食宜溫熱,忌生冷、油膩。
⑤咳嗽痰多時,參照“咳嗽”有關護理內容。
(3)熱證哮喘:
①一般護理內容。
②病室宜涼爽,衣被不宜過厚。
③伴發熱癥狀者,定時測體溫,每日2~4次。觀察服藥后病情變化,以及體溫。
④中藥宜溫服。
⑤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痰粘稠難出,口干者,應鼓勵其多飲水及食用新鮮水果,如雪梨、鴨梨等。
⑥痰多粘稠難咯者,可給予川貝粉1.5g開水沖服,或蛇膽川貝液1支口服,或蛇膽陳皮末1支,或服用鮮竹瀝水20ml.以化痰易咯出。
⑦加強口腔護理,協助患者餐后漱口。
(4)正虛哮喘:
①一般護理內容。
②本證屬正氣虛衰,易發生變證,必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發現患者呼吸氣促,張口抬肩、煩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肢冷,脈浮大無根或結代者,多為心腎陽衰的喘脫重證,立即報告醫生,并做好搶救準備,詳細記錄病情。
③呼吸困難、或唇甲青紫者,給予低流量間歇吸氧。
④咯痰無力者,應協助體位引流,翻身拍背排痰。或予以吸痰。
⑤加強生活起居護理,預防并發癥。如預防褥瘡、口腔炎癥,防止外邪侵襲,避風寒等。
⑥飲食清淡、富營養,依虛損之臟腑,選擇相應補益食品,如補益肺氣、滋養肺腎之陰等。
關注"566執業護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護士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執業護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