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7年護士資格《內科護理學》精選復習筆記匯總
內科護理腦出血
一般護理:
腦出血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不必要的搬運,以防出出血加重。大量腦出血昏迷病人,24-48小時內禁食,以防嘔吐物返流至氣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暢,防止腦缺氧。加強口腔護理,防止口腔細菌感染并發癥。定時翻身,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預防褥瘡發生。尿潴留者應置留置導尿管定時放尿。置留導尿管時嚴格無菌操作,防逆行泌尿系感染。便秘者,用緩瀉劑或開塞露等協助排便。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病人須臥床,頭抬高15°-30°,以利于靜脈回流,使顱內壓下降。吸氧可改善腦缺氧,減輕腦水腫。頭冰袋可降低頭部溫度,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甘露醇等脫水劑可快速有效降低顱內壓。應注意甘露醇快速靜脈滴入速度,以保證降顱壓效果。血壓維持在適宜水平,既保證有效的灌注壓,又防止由于血壓高引起出血。
病情觀察:
急性期重點動態觀察生命體征,包括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每半小時測1次,平穩后,2-4小時測1次,并認真記錄。如意識障礙加重或躁動不安,雙瞳孔不等大,對光反應遲鈍,脈搏緩慢,血壓升高,說明已有腦疝發生,應及時發現,立即進行搶救。
康復指導:
腦出血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癱或失語等神經功能障礙,恢復期主要幫助病人進行功能訓練。應向病人講明,通過訓練,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同時,向家屬介紹訓練方法,以便出院后堅持訓練。
具體方法是:按摩和被動活動癱瘓肢體,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和減輕肌肉攣縮,維持關節及韌帶活動度。按摩痙攣性肢體手法要輕,以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使痙攣的肌肉放松。弛緩性癱瘓按摩手法應適當加重,以刺激神經活動興奮性。每次按摩5-10分鐘,每日2次。肢體被動活動時,要按關節活動的方向和范圍做被動運動,一般先活動大關節,再活動小關節,幅度從小到大。痙攣性癱瘓肢體活動要緩慢,弛緩性癱瘓肢體勿過度牽拉,以防肌肉和關節損傷。肌力在Ⅱ級以下者,應鼓勵病人自己活動。癱瘓肢體功能訓練時,指導病人用意含對患肢發出沖動,使癱瘓肢體的肌肉收縮。反復訓練,促進神經傳導功能恢復,達到上肢可舉起,下肢可站立和行走。為提高生活處理能力,可指導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如右側肢體癱瘓時,可練習用左手吃飯、寫字、取物;穿上衣時先穿患肢再穿健肢,脫衣時則相反。訓練病人用一只手穿脫鞋、襪、衣褲,使用拐杖及習步車輔助行步等。失語病人,應進行語言訓練,從單字、單詞發音,在到講短句、短語。
霍亂內科護理
(一)診斷標準: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診斷為霍亂。
1.有腹瀉癥狀,糞便培養霍亂弧菌陽性。
2.霍亂流行期間,在疫區內有典型的霍亂腹瀉和嘔吐癥狀,迅速出現嚴重脫水,循環衰竭和肌肉痙攣者。雖然糞便培養未發現霍亂弧菌,但并無奉承舞廳中查者。如有條件可作雙份血清凝集素試驗,滴度4倍上升者可診斷。
3.疫原檢索中發現糞便培養陽性前5天內有腹瀉癥狀者,可診斷為輕型霍亂。
(二)疑似診斷:具有以下之一者。
1.具有典型霍亂癥狀的首發病例,病原學檢查尚未肯定前。
2.霍亂流行期間與霍亂患者有明確接觸史,并發生瀉吐癥狀,而無其他原因可查者。
疑似病人應進行隔離、消毒,作疑似霍亂的疫情報告,并每日作大便培養,若連續二次大便培養陰性,可作否定診斷,并作疫情訂正報告。
典型霍亂的臨床表現也可由非O-I群弧菌和產生腸毒素的大腸桿菌(ETEC)引起。前者多數病人的腹瀉伴劇烈腹痛和發熱;1/4的病人糞便呈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一般病程較短。兩者與霍亂的鑒別有賴于病原學檢查。霍亂應與各種細菌性食物中毒相鑒別,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及副溶血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及副溶血弧菌引起者,各種食物中毒起病急,同食者常集體發病,常先吐后瀉,排便前有陣發性腹痛,糞便常為黃色水樣,偶帶膿血。部分的糞便呈洗肉水樣或痢疾樣,則需與細菌性痢疾鑒別,后者多伴腹痛和里急后重,糞便量少,呈膿血樣。急性砷中毒以急性胃腸炎為主要表現,糞便為黃色或灰白水樣,常帶血,嚴重者尿量減少,甚至尿閉及循環衰竭等。檢查糞便或嘔吐物砷含量可明確診斷。
關注"566執業護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護士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執業護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