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326.腎小球濾過率取決于濾過膜的通透性、濾過面積、有效濾過壓及腎血流量的影響。
327.腎素主要由腎小球旁器的球旁細胞產生,腎灌注壓下降、交感神經興奮及體內鈉含量的減少均可刺激其分泌。
328.輸尿管全長粗細不等,有3個狹窄部,即輸尿管的起始部、跨越髂血管處、膀胱壁內,是結石易滯留之處。
329.尿道全程有尿道內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3處狹窄,是尿路結石最易滯留處。
330.排尿是一種反射動作,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可促進排尿;交感神經興奮時,則阻止排尿。
331.急性腎小球腎炎主要由β溶血性鏈球菌A組感染引起的一種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
腎炎。
332.急性腎小球腎炎典型表現:幾乎全部患者均有腎小球源性血尿,鏡下血尿為主。常為起病首發癥狀。水腫是最常見的癥狀,初僅累及眼瞼及顏面。
333.急性腎炎起病初期血清補體C3及總補體下降,8周內恢復正常,對診斷本病意義很大。
患者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0”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內曾有過鏈球菌感染。
334.急性腎炎以臥床休息和對癥治療為主。本病為自限性疾病,不宜應用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藥物。
335.急性腎炎急性期應低鹽飲食(<3g/d);腎功能正常者無需限制蛋白質入量,但氮質血癥時應限制蛋白質入量。
336.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表現:蛋白尿,是慢性腎炎必有的表現,24小時尿蛋白常在1~3g;血尿,多為鏡下血尿;出現眼瞼水腫和(或)下肢輕、中度可凹性水腫;輕度或持續的中度以上的高血壓;慢性進行性腎功能損害。
337.慢性腎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或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減退,改善癥狀,防治嚴重合并癥,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血尿為目標。
338.慢性腎小球腎炎(進入氮質血癥期時)宜采取低蛋白低磷飲食,蛋白質的攝入量為(0.6~0.8g)/(kg·d),其中60%以上為高生物效價的優質蛋白;鹽的攝人量為l~3g/d。
339.腎病綜合征為一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為大量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g)、低白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低于30g/L),常伴有高度水腫、高脂血癥;其中前兩項為診斷的必需條件,四大表現中以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最為突出。
340.水腫是腎病綜合征病人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水腫的主要原因是低蛋白血癥;感染是主要并發癥。
341.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常可自發形成血栓的原因是血液多呈高凝狀態。
342.-腎病綜合征出現重度水腫,嚴重高血壓時應絕對臥床休息。
343.蛋白攝人量應為正常入量[體重l.Og/(kg·d)]的優質蛋白質(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應少進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動物油脂),多吃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及魚油),水腫時應低鹽(食鹽<3g/d)飲食,但不是禁鹽飲食。
344.環磷酰胺是目前最常用的細胞毒藥物,適用于激素治療無效或拮抗的病人。
345.我國慢性腎衰竭的最常見病因為慢性腎球腎炎。
346.腎功能衰竭期:Ccrl0~25ml/min,Cr顯著升高,約為405~707μmol/L,病人貧血較明顯,夜尿增多及電解質紊亂。
347.胃腸道癥狀是慢性腎衰最早、最常出現的癥狀。貧血是尿毒癥必有的癥狀,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是造成貧血的主要原因。
348.慢性腎衰,血紅蛋白多在80g/L(8g/dl)以下,最低達20g/L(2g/dl)。尿量可正常,但夜尿多,尿比重低,嚴重者尿比重固定在1.010~1.012。尿蛋白(+~+++),晚期可陰性。
349.慢性腎衰竭病人皮膚瘙癢的原因:一是沉積于皮膚的尿素霜刺激,二是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鈣鹽異位沉積于皮膚和神經末稍。慢性腎衰竭患者易出現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體內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出現低血鈣高血磷的情況。
350.慢性腎衰竭后期病人是,一旦出現少尿、血鉀升高提示病情嚴重。
執業護士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執業護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