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8年執業護士考試精煉知識點整理匯總
226.心功能Ⅲ級或以上者不宜哺乳,有便秘者給緩瀉劑,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至產后1周左右。
227.妊娠合并心臟病者產后合理安排活動與休息,每日至少l0小時睡眠(比正常產婦多)。
228.孕婦不宜口服降糖藥物,胰島素是其主要的治療藥物。
229.糖尿病可發生巨大兒、胎兒生長,胎兒畸形、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和酮癥酸中毒。
230.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如有異常一般選擇36周左右終止妊娠。
231.孕婦患重度貧血時,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氣及營養物質供應不足,易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早產及死胎等。
232.血紅蛋白 233.協調性宮縮乏力的表現是子宮收縮具有正常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但收縮力弱,宮腔壓力低,持續時間短,間歇期長且不規律。胎頭下降緩慢,產程延長。
234.第二產程初產婦超過2小時,經產婦超過l小時尚未分娩,稱第二產程延長。
235.潛伏期延長,宮縮開始至宮口開大3cm為潛伏期。最大時限16小時,超過16小時為潛伏期延長。
236.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處理原則是恢復子宮收縮的協調性,可酌情給鎮靜劑,恢復協調之前禁用縮宮素。
237.宮縮乏力的常見原因為頭盆不稱、胎位異常、子宮發育不良、內分泌失調,無大量使用催產素。
238.宮縮乏力對產婦的影響:產程延長,休息不好,進食少,可出現腸脹氣等均使感染機會增加,引起產后出血。
239.協調性宮縮乏力,應加強宮縮,排空充盈的膀胱和直腸,給予溫肥皂水灌腸。宮頸口擴張3cm或3cm以上、無頭盆不稱,胎頭已銜接者,可行人工破膜,靜脈滴注縮宮素,必須專人監護。
240.女性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狹窄,入口正常,屬于漏斗骨盆。
241.可疑頭盆不稱或有輕度頭盆不稱者,在嚴密監護下可以試產2~4小時。
242.骨盆外形屬女型骨盆,骨盆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狹窄,每個平面徑線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稱為均小骨盆。
243.骨盆出口狹窄者不宜試產。若出口橫徑與后矢狀徑之和大于15cm,多數可經陰道分娩;兩者之和為13~15cm者,多數需陰道助產。
244.臀先露是最常見的胎位異常。
245.肩先露最不好,足月活胎不可娩出。
246.持續性枕后位避免過早用止痛劑,可采取胎背對側臥位。
247.臀位30周者可采取胸膝臥位,糾正胎位。
248.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約占與70%~80%。
249.子宮收縮乏力所致產后出血特點:胎盤娩出后陰道多量出血,子宮軟,輪廓不清。
250.軟產道損傷所致產后出血特點:胎兒娩出后立即出現持續性陰道出血,呈鮮紅色能自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