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1年護士資格考試精選考點匯總
新生兒
1.正常足月兒指胎齡滿37周至未滿42周,出生體重在2.5~4.0kg
1. 早產兒是指胎齡≤37周的新生兒;過期產兒是指胎齡≥42周的新生兒。
2. 新生兒沐浴,室溫在26℃~28℃以上,水溫39℃~41℃,先放涼水,后放熱水。
3. 早產兒缺乏維生素K依賴凝血因子,出生后給予維生素K1肌內注射,連用3日,預防出血。
4. 臍部未脫落者,可采用分段沐浴,沐浴后,用安爾碘或2.5%碘酊和75%乙醇消毒局部皮膚。
5. 早產兒出生后首先應喂:10%葡萄糖水。
6. 出生體重在1500g以上、無青紫的患兒,出生后2~4小時先喂10%葡萄糖水2ml/kg。
7. 早產孕婦分娩前給予地塞米松肌注,促進胎兒肺的成熟。
8. 發生窒息的嬰兒,在整個搶救過程中都要注意保暖,應在30℃~32℃的搶救床上進行搶救,胎兒出生后立即擦干體表的羊水及血跡。
9. 亞低溫治療結束后,必須給予復溫。復溫宜緩慢,時間>5 小時,保證體溫上升速度不高于0.5 ℃/h ,避免快速復溫引起的低血壓,因此復溫的過程中仍須肛溫監測。體溫恢復正常后,須每4 小時測體溫1 次。
10. 顱內出血新生兒保持頭高位,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暢。
11.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時,最重要的護理措施是:盡早喂養,促進胎糞排出。
12.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表現為皮膚發涼、硬腫,顏色暗紅,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
13. 硬腫發生順序是:小腿→大腿外側→整個下肢→臀部→面頰→上肢→全身。
14. 新生兒臍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了解2020護考證書領取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成績查詢時間 ※ 執業護士合格標準 ※ 證書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