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系統之最
1.心源性呼吸困難最常見的原因是左心衰竭。
2.勞力性呼吸困難是最早出現,也是最輕的心源性呼吸困難。
3.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前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4.心律失常最常見的表現是心悸。
5.心源性水腫最主要原因是右心衰竭。
6.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性心衰最常見最主要的誘因。
7.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肺循環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
8.右心衰竭主要表現為體循環淤血。
9.頸靜脈征或頸靜脈怒張是右心衰竭的主要體征,頸靜脈回流征陽性更具有特征性。
10.心衰的病人要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脫落最易導致肺栓塞。
11.利尿劑是心衰治療中最常用的藥。
12.洋地黃中毒引起心律失常最常見的是室早二聯律。
13.洋地黃中毒表現最常見的是胃腸道反應。
14.小兒心衰一歲以內發病率最高。
15.期前收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16.引起小兒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是先天性心臟病。
17.臨床上最常見的期前收縮是室性期前收縮。
18.室顫是最嚴重的心律失常。
19.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最容易發生猝死的心律失常。
20.心肺復蘇首選腎上腺素。
21.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心外毒性最嚴重的為肺纖維化。
22.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心病。
23.法洛四聯癥是最嚴重的先心病,青紫是其最突出的表現。
24.休息是恢復心臟功能的重要條件。
25.高血壓的血液功力學特征,主要是總外周阻力心臟后負荷加重。
26.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在高血壓發病中占主要地位。
27.高血壓急癥首選硝普鈉。
28.冠心病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29.硝酸脂類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的終止心絞痛發作的藥物。
30.心前區劇烈疼痛是心梗最早出現的最突出的表現。
31.心梗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為主,是最常見的猝死原因。
32.心電圖是檢查心梗最有意義的輔助檢查。
33.在心肌酶的測定中肌酶磷酸激酶是最早出現與恢復最早的酶。
34.風濕性心臟瓣膜(風心病)主要累及二尖瓣,其次是主動脈瓣;最常見的聯合瓣膜病室二尖瓣狹窄合并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35.二尖瓣狹窄并發心律失常最常見的是房顫,發生動脈栓塞以及腦栓塞最多見。
36.下肢靜脈曲張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大隱靜脈曲張較多見;下肢靜脈造影檢查是確診下肢靜脈疾病最可靠的方法,手術是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根本有效的方法。
37.血栓塞性靜脈炎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動脈,尤其是下肢血管。
38.病毒性心肌炎最主要的致病毒是柯薩奇病毒B。
// 呼吸系統之最 //
1.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癥狀。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
3.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多有鼻病毒所致。
4.肺炎以細菌性肺炎最常見,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
5.肺炎鏈球菌性肺炎首選青霉素治療。
6.支氣管炎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肺炎。
7.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由慢支發展而來。
8.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最常見的病因是COPD。
9.肺性腦病是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10.哮喘的本質是氣道慢性炎癥反應,感染是哮喘急性發作最主要的誘因。
11.呼吸困難是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癥狀。
12.發紺是嚴重缺氧的表現,也是慢性呼吸衰竭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現。
13.血氣分析是診斷呼吸衰竭最主要依據。
14.尼可剎米是最常用的呼吸興奮藥。
15.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癥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器官是肺。
// 消化系統之最 //
1.急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非甾體抗炎藥。
2.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病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3.胃鏡是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最可靠的診斷方法。
4.胃潰瘍好發于胃小彎近胃竇處,十二指腸潰瘍好發于球部。
5.幽門螺桿菌感染為消化性潰瘍重要的發病病因,胃酸在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制中起主導作用。
6.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最嚴重的并發癥是穿孔。
7.嘔吐是消化性潰瘍合并幽門螺桿菌梗阻最突出的癥狀。
8.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是目前最強的胃酸分泌抑制藥。
9.潰瘍性結腸炎最主要的癥狀是腹瀉,黏液膿血便是本病活動期的重要表現首選柳氮磺吡啶。
10.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11.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償期最為顯著的臨床表現。
12.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肝性腦病是肝硬化最嚴重的并發癥。
13.肝炎后肝硬化是肝性腦病的最常見的病因。
14.B超是膽道疾病首選的檢查方法,對診斷最常見的膽道疾病有敏感性和特異性。
15.我國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膽道疾病,西方國家是大量飲酒者多見。
16.胰腺炎的主要表現和首發癥狀是腹痛,血清淀粉酶的測定是最有價值的實驗室診斷。
17.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性潰瘍。
18.嘔血與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現。
19.胃鏡檢查是消化道出血病因診斷的首選檢查措施一般在出血24~48小時進行急診內鏡檢查。
//泌尿系統之最 //
1.腎單位是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腎性水腫是腎臟疾病最常見的基本癥狀。
3.急性腎小球腎炎(丹毒、風濕熱、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A組β溶血性鏈球菌。
4.急性腎小球腎炎最常見的癥狀是水腫。
5.腎病綜合征最主要的并發癥是感染首選藥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6.慢性腎衰竭最早出現的癥狀食欲減退,腹部不適,最危險的電解質紊亂是高血鉀,診斷慢性腎衰最嚴重的尿常規指示是蠟樣管型。
7.急性腎衰竭最嚴重的并發癥和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高血鉀。
8.膀胱結石最典型的癥狀是排尿突然中斷。
9.診斷腎損傷最重要的依據是血尿。
10.尿路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是大腸埃希菌,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上行感染。
11.前列腺增生病人最初出現的癥狀是尿頻最典型的癥狀是進行性排尿困難。
// 血液系統之最 //
1.紅細胞進入血循環后的壽命約120天。
2.神經系統對缺氧最敏感。
3.皮膚粘膜蒼白是貧血最突出的體征。
4.急性白血病易發生肛周部感染或膿腫。
5.血液病人不宜用乙醇擦浴,以免造成皮下出血。
6.骨髓是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
7.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貧血。
8.鐵供應不足是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9.鐵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
10.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11.貧血最常見的受損部位是皮膚粘膜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最明顯。
12.缺鐵性性貧血藥物治療中首選口服鐵劑。
13.再生障礙性貧血最常見的病因是藥物和化學物質。
14.雄激素是慢性再障的首選藥。
了解2020護考證書領取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成績查詢時間 ※ 執業護士合格標準 ※ 證書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