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失眠癥臨床表現為適應性失眠(急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矛盾性失眠。
【考點2】失眠癥臨床表現中,心理生理性失眠是較高的生理性換醒水平引起的失眠,伴隨清醒時的功能下降。其起病形式可以是隱匿的。
【考點3】失眠癥的心理行為治療,包括刺激控制、生物反饋、放松療法、認知行為治療、反意向控制等。幫助病人建立有規律的睡眠節律。
【考點4】治療失眠癥可以選用鎮靜催眠類藥物,包括苯二氮(GFDA8)類和非苯二氮(GFDA8)類藥物,使用的原則是按需間斷使用,首選代謝半衰期較短的藥物,如咪噠唑侖、唑吡坦、佐匹克隆、扎蘭普隆等,連續使用一般不宜超過4周。
【考點5】對有明顯抑郁、焦慮情緒的失眠癥病人,可試用SSRIS類、文拉法辛、曲唑酮或米氮平等抗抑郁劑治療。
【考點6】嗜睡癥是指日間睡眠過度,或反復短暫睡眠發作,或覺醒維持困難的狀況,并無法用睡眠時間不足來解釋,且影響到職業和社會功能。
【考點7】過度嗜睡作為一種臨床癥狀,常見于發作性睡病和病情較重的睡眠呼吸障礙,也可見于腦炎等軀體疾病和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
【考點8】嗜睡癥發作期間可給予中樞興奮劑如哌甲酯,對部分病人可減輕嗜睡對社會功能的影響。
【考點9】對失眠的態度和認知可借助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睡眠個人信念、態度量表。
【考點10】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退行性變性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其主要臨床表現是癡呆綜合征。
了解護考證書領取時間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 ※ 執業護士考試時間 ※ 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