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護士資格考試備考知識點匯總
1.顱內壓正常值為70~200mmH2O(0.7~2.0kPa)。
2.腦疝是顱內壓增高的危象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3.腦水腫是引起顱內壓增高的最常見病因。
4.顱內壓增高“三主征”為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
5.庫欣反應“兩慢一高”為呼吸慢、脈搏慢、血壓升高。
6.小腦幕切跡疝的瞳孔改變為患側瞳孔先縮小后散大。
7.枕骨大孔疝(小腦扁桃體疝):生命體征紊亂出現較早。腦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
8.顱內壓增高明顯時避免腰椎穿刺,以免發生枕骨大孔疝的危險。
9.顱內壓增高患者床頭抬高15°~30°,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
10.脫水降顱壓首選:20%甘露醇250ml,30分鐘內快速靜滴。
11.顱內壓增高不能進食者,成年人每天靜脈輸液量在1500~2000ml,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
12.顱內壓增高患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主要通過改善血-腦屏障通透性,預防和治療腦水腫,并能減少腦脊 液生成,使顱壓下降。常用的是地塞米松。
13.腦室引流時引流管高于側腦室平面10~15cm,維持正常顱內壓。
14.腦室引流量每日不超過500ml。切不可用鹽水沖洗,以免管內阻塞物被沖入腦室系統,使腦脊液循環受阻。
15.冬眠低溫療法開始時先靜滴冬眠藥物,再物理降溫;停止時先停物理降溫,再停冬眠藥物。
16.冬眠低溫療法以每小時下降1℃為宜,體溫降至肛溫32~34℃較為理想。
了解護考證書領取時間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 ※ 執業護士考試時間 ※ 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