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護士資格考試備考知識點匯總
醫院和住院環境
1.預檢分診是門診護士接待患者的第一步,指導患者先預檢分診,再掛號就診。
2.門診護士遇到高熱、劇痛、呼吸困難、出血、休克等患者時,應安排提前就診。
3.對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患者,應分診到隔離門診并做好疫情報告。
4.如遇危重患者時,應立即通知值班醫生和搶救護士;如遇災害事件時,應立即通知護士長和有關科室。
5.如遇法律糾紛、交通事件、刑事案件等情況時,應盡快通知醫院保衛部或公安部門,并請家屬或陪送者留下。
6.搶救記錄內容包括:時間(患者和醫生到達的時間、搶救措施落實的時間和病情變化的時間,注意不包括患 者家屬到達的時間)、執行醫囑的內容和病情的動態變化。
7.急救物品“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及定期檢查維修,完好率達到100%。
8.在搶救過程中,如為口頭醫囑,護士必須向醫生復述一遍,雙方確認無誤方可執行。
9.各種急救藥品的空安瓿經兩人查對,記錄后再棄去,輸液瓶、輸血袋等用后要統一放置,以便查對。
10.搶救完畢,請醫生及時補寫醫囑與處方(6小時以內)。
11.急診科(室)應設急診觀察室,留觀時間一般為3~7天。
12.病區兩床之間的距離不少于1m。
13.病區白天較理想的聲音強度應維持在35~40dB。
14.護理人員工作中要做到四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
15.一般病室適宜的溫度為18~22℃;嬰兒室、手術室、產房及老年人等,室溫調至22~24℃為宜;早產兒的病 室室溫調至24~26℃為宜。
16.病室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濕度過高時,患者感覺悶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濕度過低時,對氣管切 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為不利。
17.病室應定時開窗通風,每次30分鐘左右。
18.醫院的管理環境著重強調醫院的規章制度。
19.破傷風、犬咬傷、癲癇、子癇、高熱驚厥、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病室內需要避免陽光刺激。
20.鋪備用床時,床旁桌距床約20cm;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約15cm。
21.鋪麻醉床時,蓋被開口向門;枕頭橫立于床頭,開口背門。
22.腹部手術患者橡膠單、中單鋪于中部(上端距床頭45~50cm);全麻術后患者,應鋪橡膠單和中單于床頭。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 ※ 執業護士考試時間 ※ 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