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皮膚及皮下組織疾病病人的護理
【A1型題】
1.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時膿液特點是
A.膿液稠厚、黃色、無臭味
B.膿液稀薄、血性
C.膿液稠厚、灰白色、有糞臭味
D.淡綠色、有腥臭味
E.膿汁棕紅色、惡臭
【答案】 B
【考點】外科感染的臨床表現
【精析】 鏈球菌感染的膿液比較稀薄,色淡紅,量較多,易引起敗血癥,選B。金葡菌感染的膿液稠厚,金黃色,.無臭(A錯)。大腸桿菌感染膿液稠厚,有糞臭味(c錯)。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膿液的特點是淡綠色,有特殊的甜腥臭(D錯)。變形桿菌:膿液具有特殊的惡臭(E錯)。擬桿菌:專性厭氧菌,腐敗及惡臭的分泌物。故本題應選B。
【避錯】本題易錯選A,原因為混淆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膿液的特點。考生應記住其膿液的特點,其中以金葡菌感染和鏈球菌感染最多見,故這兩種應必須記憶的。
2.外敷癤腫用
A.0.02%呋喃西林溶液
B.0.1%依沙吖啶溶液
C.氧化鋅軟膏‘
D.10%魚石脂軟膏
E.0.75%碘伏
【答案】 D
【考點】 淺部軟組織的化膿性感染的治療要點。
【精析】0.02%呋喃西林溶液:治療急性菌痢,應用呋喃西林溶液灌腸,可減少腹瀉次數,體溫降低,病程縮短,治療宮頸糜爛出血、治療黏膜感染。0.1%依沙吖啶溶液:用于皮膚、黏膜感染創口的洗滌,滴鼻治療鼻竇炎。氧化鋅軟膏用于急性或亞急性或慢性皮炎、濕疹、痱子及輕度、小面積的皮膚潰瘍。碘伏用于皮膚消毒。10%魚石脂軟膏用于癤腫,故本題應選D。
【避錯】 本題易錯選E,碘伏用于皮膚消毒,而10%魚石脂軟膏具有溫和的刺激性消炎防腐作用,可消炎、消腫、抑制分泌。癤常發生于毛囊和皮脂腺豐富的部位,感染后易化膿,故該藥可用于癤腫。
3.皮膚的多數相鄰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稱
A.癤
B.癰
C.丹毒
D.急性蜂窩織炎
E.急性淋巴管炎
【答案】 B
【考點】癰的概念
【精析】 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及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可由多個癤融合而成(B)。癤是單個毛囊及其附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A)。急性蜂窩織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間隙或深部疏松結締組織的一種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D)。丹毒是B溶血性鏈球菌經皮膚、黏膜微小的傷V1入侵皮內網狀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癥,又稱急性淋巴管炎(C)。故本題應選B。
【避錯】 本題被選答案均為常見的淺部軟組織的化膿性感染,癤和癰都由金葡菌感染引起,差別在于感染毛囊的數量。網狀淋巴管炎即為丹毒,且具有感染性,應予以接觸隔離。
4.軟組織化膿性感染時下列哪一種有接觸傳染性。應隔離
A.癤
B.癰
C.急性蜂窩織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結炎
【答案】 D
【考點】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的治療要點
【精析】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丹毒的病原菌為13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處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應予以接觸隔離。而其他幾種都無接觸傳染性,故本題應選D。
【避錯】 考生應記憶在外科常見的淺部軟組織的化膿性感染中,唯有丹毒是需要隔離的,部分考生可能會選擇E,急性淋巴管炎分為網狀淋巴管炎和管狀淋巴管炎,只有網狀淋巴管炎即為丹毒,該選項不夠精確。
5.丹毒的臨床表現下列哪項不對
A.局部皮膚紅腫
B.脹痛及燒灼感
C.常有化膿
D.容易復發
E.好發于小腿
【答案】 c
【考點】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的臨床表現
【精析】 丹毒起病急、進展快,先有全身不適、寒戰、惡心等癥狀,繼而局部出現邊界的水腫性鮮紅斑,迅速向四周擴大,皮損表面可出現水皰,自覺灼熱疼痛,可伴發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多見于顏面及小腿部。并常有復發傾向,復發時癥狀往往較輕。A、B、D、E都是正確選項,故本題應選C。
【避錯】本題易錯選D,丹毒雖然是常見的淺部軟組織的化膿性感染癥之一,但化膿并非其臨床表現。因其起病急,進展快,感染加重可導致全身膿毒血癥。
【A2型題】
6.女性,12歲,口底蜂窩織炎3日,伴高熱、乏力、頭痛、全身不適,醫生決定切開引流,其目的是為預防
A.敗血癥
B.呼吸困難
C.吞咽困難
D.膿毒癥
E.感染性休克
【答案】 B
【考點】蜂窩織炎的治療原則
【精析】 口底、頜下和頸部的急性蜂窩織炎,張力特別高,可發生喉頭水腫和壓迫氣管,引起窒息;炎癥可蔓延至縱隔。所以要及時切開引流。故本題應選B。
【避錯】 本題易錯選E,在治療原則和護理措施中,都應以危及生命的癥狀為首先應采取的措施,比起其他選項,呼吸困難是致命的,故不難選出B。
【A3型題】
(7~9題共用題干)
男性,8歲,右手外傷后感染,右腋窩出現腫塊,疼痛,伴發熱、頭痛2日。查體:體溫39。C,右側腋窩有一4em直徑大小的腫塊,質韌、壓痛、無波動感,皮膚紅、腫、熱。白細胞15×109/L,中性粒細胞89%。
7.該患者應考慮為
A.急性淋巴結炎
B.急性蜂窩織炎
C.丹毒
D.急性淋巴管炎
E.腋窩膿腫
【答案】 A
【考點】 急性淋巴結炎的臨床表現
【精析】 急性淋巴結炎的臨床表現為受累區域淋巴結腫大,壓痛,局部皮膚發紅,腫脹,可伴畏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癥狀。以頸、腋窩和腹股溝等部位多見。只有膿腫形成才會有波動感,故首先排除E。而丹毒和淋巴管炎好發于下肢,故排除C和D。急性蜂窩織炎是皮下、筋膜下、肋間隙或深部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故本題應選A。
【避錯】 本題應結合題干中的臨床表現來判斷其診斷,對于丹毒和急性淋巴管炎是容易排除。而部分考生可能會對E有疑義,膿腫形成時有波動感,與題干中的“無波動感”不符。
8.不正確的護理措施是
A.高營養飲食、多飲水
B.50%硫酸鎂濕熱敷
c.靜脈注射抗生素
D.給予物理降溫
E.立即切開引流以防壞死
【答案】 E
【考點】 急性淋巴結炎的治療要點
【精析】急性淋巴結炎的處理原則包括:①及時治療原發病灶;②局部熱敷、理療或外敷消炎藥膏。故B是正確的處理;③形成膿腫時,及時引流,但患者還未形成膿腫,故應選E;④有全身癥狀者,可給以抗生素和支持療法,保證休息,提供豐富營養和補充水分,故A和c也是正確的。患者體溫39。C,故D物理降溫也是正確的。
【避錯】本題部分考生會質疑A,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并重是外科感染性患者總的處理原則,故該選項無論放在哪種感染患者治療/護理措施中都應是正確的。
9.具備以下哪項條件可切開引流
A.體溫超過40℃
B.感染性休克
C.穿刺抽出膿液
D.血培養陽性
E.局部腫脹加重
【答案】 c
【考點】 急性淋巴結炎的治療要點
【精析】 急性淋巴結炎局部已有膿腫形成時,除了應用抗菌藥物,必須引流出膿液。先試行穿刺吸膿,以鑒別血管瘤或血腫。然后在麻醉下切開引流,注意防止損傷鄰近的血管。故本題應選C。
【避錯】 本題部分考生會選擇E,局部腫脹加重,只能說明局部炎癥加重,不一定形成膿腫。A和B也是全身癥狀加重的表現。全身性感染時,血培養是必須作的檢查,不具特異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