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無菌物品的保管,不正確的是
A.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分別放置
B.無菌物品須存放于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
C.無菌包外應注明物品名稱和滅菌日期
D.在未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2~3周
E.過期或潮濕應重新滅菌
【答案】:D
【解析】:考查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無菌物品若未使用,保存時間夏季為1周,冬季為2周;若已使用,使用期限為24小時。
2.下列哪件物品不是24小時內有效
A.開啟過未污染的無菌溶液
B.開啟過未污染的無菌包
C.鋪好的無菌盤
D.正在使用的輸氧管
E.正在進行的靜脈輸液器
【答案】:C
【解析】:考查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鋪好的無菌盤有效期為4小時,其余均為24小時。
3.執行隔離技術,下列哪項步驟是錯誤的
A.取下口罩,將污染面向內折疊
B.從指甲至前臂順序刷手
C.隔離衣掛在走廊里,清潔面在外
D.從頁面抓取避污紙
E.隔離衣應每天更換消毒
【答案】:B
【解析】:傳染病區工作人員刷手是用刷子蘸肥皂乳按前臂、腕關節、手背、手掌、指縫及指甲處順序仔細刷洗,每只手刷30秒,用流動水沖凈,再重復一遍,共刷2分鐘。
4.患者女性,20歲,出現黃疸癥狀,診斷為甲型肝炎,入住傳染病房。傳染病區內正確使用隔離衣的方法下列哪一點是錯誤的
A.半污染區,清潔面朝外
B.污染區,清潔面朝內
C.送消毒時,清潔面朝外
D.先扣領扣,再扣袖扣
E.消毒雙手后再解袖扣
【答案】:E
【解析】:考查隔離技術操作法,衣領和隔離衣內面為清潔面。穿隔離衣時,先扣領扣,再扣袖扣,脫隔離衣時,應先解袖口再消毒雙手。在傳染病區,掛在半污染區的隔離衣清潔面向外。掛在污染區的隔離衣則污染面向外。送消毒時,清潔面朝外。
5.患者劉某胸痛、咳嗽,低燒20余天,診斷為肺結核而住進傳染病區,應執行
A.呼吸道隔離
B.消化道隔離
C.接觸隔離
D.昆蟲隔離
E.保護性隔離
【答案】:A
【解析】:考查隔離技術的概念。肺結核是經過飛沫傳播,故應給予呼吸道隔離。
6.患者女性,60歲,因流感發燒、嘔吐,患者每日到門診輸液時輸液,門診護士使用無菌鑷子取用消毒棉簽,以下取放無菌持物鉗的正確方法是
A.鉗端向上閉合
B.鉗端向下閉合
C.鉗端向上張開
D.鉗端向下張開
E.鉗端平行
【答案】:B
【解析】:考查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無菌持物鉗(鑷)使用時,鉗端不可倒轉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至鉗手柄后再向下返流污染鉗前端。
7.患者男性,40歲,因破傷風住院治療,在護理該患者時護士可以取用避污紙進行必要的隔離,使用避污紙的方法正確的是
A.由護士長發給
B.經他人傳遞
C.一般在病室內準備
D.從頁面抓取
E.掀開撕取
【答案】:D
【解析】:考查隔離技術操作法。避污紙是備用的清潔紙片,用于暫時接觸污染物。取避污紙時,應從頁面抓取,不可接觸下面的紙片,不可掀開撕取;避污紙用后隨即丟入污物桶,集中焚燒處理。
8.患者女性,60歲,化膿性膽管炎手術后5天,患者帶有深靜脈置管,護士每日進行深靜脈置管換藥,在準備換藥物品取用無菌溶液時,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檢查瓶口有無裂縫
B.沖洗瓶口
C.沖洗無菌容器
D.檢查溶液有無沉淀
E.檢查溶液有無變色
【答案】:B
【解析】:考查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取用無菌溶液時,①檢查、核對瓶簽,檢查瓶蓋有無松動、瓶身有無裂縫、溶液有無沉淀、渾濁、變色、絮狀物等;②揭開瓶蓋;③先倒少量溶液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溶液至無菌容器中;④蓋瓶塞,注明開瓶日期及時間,24小時內有效。
9.患者男性,68歲,糖尿病足,患者小腿內側因磕碰后出現一傷口經久不愈,護士使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傷口護理。取用無菌溶液時,以下哪些是不正確的
A.核對患者姓名
B.核對瓶簽是否符合
C.檢查溶液內有無沉淀
D.倒取無菌溶液時,掌心緊貼標簽
E.倒取無菌溶液時,瓶蓋的內面保持無菌
【答案】:A
【解析】:考查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去無菌溶液時,主要核對的內容是標簽(包括名稱、劑量、濃度、有效期),不存在患者姓名。
10.患者男性,64歲,因肺結核到傳染病院治療,護士指導患者在病人區進行活動,以及進入清潔區的要求。屬于清潔區的是
A.醫生辦公室
B.配餐室
C.化驗室
D.病房
E.病區走廊
【答案】:B
【解析】:考查隔離區域的設置和劃分。清潔區: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稱為清潔區,如更衣室、配膳室、值班室及庫房等。半污染區: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稱為半污染區,如醫護辦公室、化驗室、病區內走廊等。污染區:凡病人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稱為污染區,如病室、廁所、浴室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