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確診化膿性腦膜炎的依據是
A.高熱、頭痛、嘔吐
B.驚厥
C.嬰兒前囟飽滿,隆起
D.腦膜刺激征陽性
E.腦脊液中找到致病菌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化膿性腦膜炎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出現高熱、頭痛、嘔吐、煩躁、精神萎靡、嗜睡等癥狀,病情加重時可出現驚厥和昏迷。體檢可見面色發灰,雙目凝視,感覺過敏,腦膜刺激征陽性。如腦水腫嚴重,可有顱內壓升高現象,如頻繁嘔吐,心率緩慢及血壓升高等;嚴重者可發生腦疝,出現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遲鈍,呼吸不規則,甚至呼吸衰竭等。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早期明顯增高,可達(20~40)×109/L,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可高達80%~90%。有時可見中毒顆粒。腦脊液典型改變為壓力增高,外觀混濁甚至呈膿樣。白細胞總數多在1000×106/L(1000/mm3)以上,也可高達數萬,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主。糖減少,蛋白質顯著增加。腦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同時應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其中腦脊液中找到致病菌為確診依據。
33.★★★嬰幼兒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呼吸淺表、呼吸頻率快
B.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
C.肺活量小,潮氣量小
D.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呼吸道粘膜缺少SIgA
E.鼻腔短小,狹窄,黏膜血管豐富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新生兒和嬰幼兒血液中各種免疫球蛋白均低,嬰幼兒呼吸道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黏膜缺少SIgA,因此嬰幼兒易患呼吸道感染。
34.★關于病毒性腦膜炎以下哪項不正確
A.起病急
B.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輕者可自行緩解
C.腦脊液蛋白和細胞數輕度升高,糖和氮化物正常
D.多數患兒留有后遺癥
E.腦脊液中可分離出病毒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病毒性腦膜炎以急性起病多見,病程約2周左右。腦脊液壓力增高,外觀無色透明或微混。細胞數正;蛏栽龆,一般在300×109/L以內。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2~3天后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正;蜉p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一般預后較好,大多能恢復健康;杳暂^久,頻繁抽搐者預后較差,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35.★★★3~6個月佝僂病患兒,多見的骨骼系統改變是
A.方顱
B.胸廓畸形
C.手鐲、腳鐲征
D.顱骨軟化
E.下肢畸形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顱骨軟化多見于3~6個月嬰兒,以手指輕壓枕骨或頂骨中央,隨壓力而暫時內陷,隨手指放松而彈回,似壓乒乓球感覺。方顱:多見于8~9個月以上患兒,嚴重時可呈鞍狀,十字狀顱形。胸部畸形多見于1歲左右小兒,如肋骨串珠、肋膈溝、雞胸、漏斗胸等。腕踝畸形多見于6個月以上的小兒,骺端肥厚,形成鈍圓環形隆起,稱佝僂病手鐲或腳鐲。下肢畸形多見于小兒開始行走時,由于骨質軟化和肌肉關節松弛,在走、立的重力作用下,而出現的“O”形或“X”形腿。
36.★★★何時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所占比例相等
A.4~6天,4~6周
B.4~6周,4~6個月
C.4~6個月,4~6歲
D.4~6周,4~6歲
E.4~6天,4~6歲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出生時,中性粒細胞約占0.65,淋巴細胞約占0.30。生后4 ~ 6天兩者比值相等即形成第一個 交叉, 4~6歲時兩者又相等,形成第二個交叉。6歲以后中性粒細胞增多,淋巴細胞減少,與成人相似。
37.★★★小兒年齡分期中劃分正確的是
A.新生兒期從出生到生后1個月
B.嬰兒期從生后到滿13個月
C.幼兒期1~3歲
D.學齡前期5~7歲
E.學齡期7~15歲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小兒年齡時期分為7個年齡期。1.胎兒期:從卵和精子結合到小兒出生,此期大約40周(280天)2.新生兒期:自出生后臍帶結扎時起到足28天。3. 嬰兒期:自出生到滿1周歲。4.幼兒期:1周歲后到滿3周歲。5. 學齡前期。3周歲后到入學前(6~7歲)。6.學齡期:6~7歲到13~14歲。7.青春期:女孩從11~12歲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到18~20歲,本期相當于中學學齡期。
38.★★★2歲,女。腹瀉1周,伴輕咳,口渴,眼眶明顯凹陷,精神萎靡,眼淚與尿量減少,皮膚彈性較差,四肢偏涼。診斷應考慮:
A.中度等滲性脫水
B.中度低滲性脫水
C.重度高滲性脫水
D.重度低滲性脫水
E.輕度低滲性脫水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中度脫水表現為:精神煩躁或萎靡,失水比例占體重10%~15%,皮膚彈性較差,口腔黏膜稍干燥,前囟、眼眶明顯凹陷,眼淚、尿量減少,周圍循環衰竭表現不明顯。有酸中毒。水和電解質丟失大致相同則多引起等滲性脫水,精神萎靡、口渴明顯、皮膚彈性稍差、血壓低、血鈉130~150mmol/L。
39.★★★關于早產兒特點,哪項是錯誤的
A.出生體重一般<2500g
B.皮膚紅潤,胎毛多,足底紋少
C.呼吸不規則,常出現暫,F象
D.生理性黃疸持續時間較長
E.肌張力較高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相對頭大肢短,皮膚薄多皺紋,皮下脂肪少,胎毛多。乳房無結節,指甲未超過指端,腳底足紋少。男嬰睪丸多未降入陰囊,女嬰大陰唇不能遮蓋小陰唇。
40.★患兒,女,1歲半。發熱4天,近1天頻繁嘔吐,驚厥3次。查體:精神萎靡,前囟1cm×1cm,隆起,頸強直,布氏征(+),腦脊液外觀混濁,白細胞3000×106/L ,多核80%,蛋白3000mg/L,糖1.4mmol/L(25mg/dI),最可能的診斷是:
A.結核性腦膜炎
B.化膿性腦膜炎
C.病毒性腦膜炎
D.新型隱球菌腦膜炎
E.瑞氏綜合征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化膿性腦膜炎起病急,2歲以下小兒多為發熱、嘔吐、嗜睡及煩躁交替出現,兩眼凝視或斜視,驚叫、昏迷或驚厥,頸強直,前囟緊張膨隆,并出現腦膜刺激征陽性。典型腦脊液改變為壓力增高,外觀混濁甚至呈膿樣。白細胞總數多在1000×106/L(1000/mm3)以上,也可高達數萬,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糖減少,蛋白質顯著增加。腦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同時應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
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個考題。請根據各考題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0個月患兒,女,發熱咳嗽3天,半天來嗜睡,因抽搐昏迷4小時來急診。體溫38.4℃,前囟膨隆。呼吸44次/分,雙肺散在細濕啰音,心率140次/分,肝肋下2cm,白細胞:22×109/L,N 75%。
(41~43共用題干)
41.★首先應如何處理
A.緩慢靜脈注射安定,靜脈補鈣
B.肌肉注射安痛定及安定
C.緩慢靜脈注射安定,快速靜脈滴注20%甘露醇
D.肌肉注射魯米鈉及維生素D
E.緩慢靜脈注射西地蘭及鈣劑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首先應針對驚厥和腦水腫進行處理,止驚首選安定,降低顱內壓,可靜脈注射20%甘露醇每次1~1.5g/kg,根據需要每日注射4次,不超過3天。甘露醇也可和利尿劑合用脫水。
42.★最需要做哪項檢查
A.腦脊液檢查
B.頭顱CT
C.X線胸片
D.血鈣
E.心電圖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腦脊液檢查有助于各種腦病的鑒別。
43.★腦脊液壓力2058Pa(210mmH2 O),白細胞:10×106 /L,均為淋巴細胞,則該患兒應診斷為
A.支氣管肺炎合并化膿性腦膜炎
B.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及低鈣驚厥
C.支氣管肺炎合并高熱驚厥
D.支氣管肺炎合并中毒性腦病
E.支氣管肺炎合并病毒性腦膜炎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中毒性腦病是指急性感染時可出現類似腦炎的表現,可能與感染中毒、人體對病毒的過敏反應、缺氧、腦水腫、小血管內膜細胞腫脹造成腦局部缺血壞死有關。支氣管肺炎輕度缺氧時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煩躁或嗜睡。腦水腫時可有嗜睡、凝視、昏睡、昏迷、反復驚厥、球結膜水腫,前囟膨隆,可有腦膜刺激征、呼吸不規則,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中毒性腦病腦脊液變化為:壓力升高、清澈、白細胞數正常,蛋白正常或稍微增加,糖含量正常。
二、
8個月男嬰,8月份因腹瀉1周來急診,大便初為5~6次/日,黃綠色,蛋花湯樣便伴有黏液、發霉臭味,無里急后重,近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伴嘔吐1~2次/日,納差,飲水少,尿少,測血鈉125mmol/L,體重7kg,精神萎靡,皮膚彈性較差,前囟、眼窩明顯凹陷,四肢稍涼。
(44~46共用題干)
44.★★★他最可能患的疾病是
A.細菌性痢疾
B.真菌性腸炎
C.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
D.輪狀病毒腸炎
E.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起病多較急,輕者大便次數稍增多。重者腹瀉頻繁,大便量多呈蛋花樣或水樣,可發生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輪狀病毒性腸炎多發生于秋冬兩季,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一般無明顯中毒癥狀。大便次數多,每日超過10次或數十次。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臭味、易出現脫水和酸中毒。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多繼發于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之后。起病急,發熱,嘔吐,頻瀉,大便腥臭,海水樣便,易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和中毒癥狀,嚴重者有休克;大便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和革蘭陽性球菌。真菌性腸炎常為白色念珠菌引起,多發生于體弱、長期應用廣譜抗菌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患兒,多伴有鵝口瘡。大便稀黃,泡末較多,帶黏液,有時可見帶豆腐渣樣細塊。大便鏡檢可見真菌孢子和假絲菌。
45.★入院后靜脈補液,下列哪組液體治療較合理
A.第1天補液量:50~90(ml/kg),液體種類:2/3含鈉液,累積損失補:40~50(ml/kg)
B.第1天補液量:90~120(ml/kg),液體種類:1/3含鈉液,累積損失補:50~60(ml/kg)
C.第1天補液量:120~150(ml/kg),液體種類:2/3含鈉液,累積損失補:50~100(ml/kg)
D.第1天補液量:150~180(ml/kg),液體種類:1/2含鈉液,累積損失補:100~120(ml/kg)
E.第1天補液量:180~200(ml/kg),液體種類:1/2含鈉液,累積損失補:120~150(ml/kg):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根據年齡(8個月),飲水少,尿少,體重7kg,精神萎靡,皮膚彈性較差,前囟、眼窩明顯凹陷,四肢稍涼,血鈉125mmol/L,判斷本病例為中度低滲性脫水。第一天補液總量為120~150 ml/kg,溶液種類應選2/3張含鈉液。累計損失量中度脫水為50~100 ml/kg,先按2/3量給予。
46.★治療后6小時有尿,入院20小時出現精神萎靡,心音低鈍,腹脹,血鉀3.2mmol/L。補鉀原則哪項不正確
A.每日補鉀總量靜點不少于8小時
B.氯化鉀靜滴濃度一般不宜超過0.3%
C.排尿即可補鉀
D.按每日7~9mmol/kg補充
E.一般補鉀4~6天、嚴重缺鉀適當延長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補鉀原則為見尿補鉀,一般患兒按每日3~4mmol/kg補允,缺鉀癥狀明顯者可增至4~6mmol/kg。輕度脫水可分次口服;重度脫水可靜脈緩慢點滴,勿靜脈注射。靜滴濃度不得超過0.3%。補鉀一般持續4~6天,嚴重缺鉀適當延長。
2歲患兒。高熱,體溫39~40℃,頻繁咳嗽,喘憋5天住院。查體:精神弱,面色蒼灰,口周發青,呼吸40次/分,左肺呼吸音低,叩診濁音,少許細濕啰音。外周血白細胞:8.8×109/L,N44%,異形淋巴細胞1%,L45%。X線胸片示左下肺大片狀陰影。
(47~48共用題干)
47.★★★最可能的診斷是
A.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B.肺炎鏈球菌肺炎
C.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D.腺病毒肺炎
E.干酪性肺炎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腺病毒性肺炎多見于6個月至2歲小兒。表現為持續高熱,輕者7~10天,重癥持續2~3周。全身中毒癥狀如萎靡嗜睡、面色蒼白,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腦病或心力衰竭。咳嗽頻繁,陣發性喘憋,發紺等。肺部體征出現晚,發熱3~7天后可聞及細小濕啰音。胸片異常表現常較體征出現早,可見大片陰影且消失較慢。
48.★★★1天后該患兒呼吸困難加重,X線胸片示左下胸呈密度均勻影,上界呈弧形,左肋膈角消失,該患兒可能合并
A.膿胸
B.膿氣胸
C.滲出性胸膜炎
D.肺結核胸膜炎
E.血胸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少數腺病毒肺炎患兒可并發滲出性胸膜炎,典型X線改變為:下肺野密度均勻影,上界呈弧形,肋膈角消失或變鈍。
患兒5歲,因發熱,頭痛、嘔吐4天住院。查:嗜睡狀,營養差,頸抵抗陽性,右側鼻唇溝較淺,右眼閉合不全,心肺腹未見異常,克氏征(-),巴氏征(+)。腦脊液:蛋白800mg/L,糖2.24mg/L(40mg/dl),氯化物100mmol/L(585mg/dl),白細胞60×106 /L,多核55%,單核45%。
(49~50共用題干)
49.★★★最可能的診斷是
A.化膿性腦膜炎
B.病毒性腦膜腦炎
C.結核性腦膜炎
D.中毒性腦病
E.隱球菌性腦膜炎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結核性腦膜炎早期表現為性情改變,嬰幼兒起病較急。(2)中期(腦膜刺激期):病程1~2周,從意識模糊逐漸進入昏迷。體溫高。腦膜刺激征明顯:巴氏征陽性,最常見面神經癱瘓。(3)晚期(昏迷期):病程1~3周。以上癥狀逐漸加重,神志由半昏迷進入完全昏迷?沙霈F休克癥狀。
50.★應如何治療
A.青霉素+氯霉素
B.對癥處理+中藥
C.異煙肼+利福平
D.異煙肼+利福平+SM+PZA+強的松
E.青霉素+慶大霉素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應抓住抗結核治療和降低顱高壓兩個重點環節?菇Y核治療應聯合應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結核殺菌藥物,分階段治療。強化治療階段:聯合使用INH、RFP、PZA及SM。療程3~4個月;鞏固治療階段:繼用INH,RFP和EMB。RFP和EMB 9~12個月,抗結核藥物總療程不少于12個月,或待腦脊液恢復正常后繼續治療6個月。
三、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使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考題關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51~52題共用備選答案)
A.低鉀血癥
B.低氯血癥
C.低糖血癥
D.低鈣血癥
E.低鎂血癥
51.★久瀉或佝僂病的患兒脫水及酸中毒糾正后出現驚厥,多考慮為: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低血鉀:血鉀<3.5mmol/L,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腹脹,腸鳴音減弱等。重者出現心律不齊,心臟擴大,心電圖出現U波,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久瀉或佝僂病的患兒血清鈣較低,在脫水和酸中毒時,由于血濃縮和離子鈣增加,可不出現低鈣癥狀,輸液后由于血鈣被稀釋和酸中毒被糾正,血清鈣降低、離子鈣減少,易出現手足搐搦或驚厥。用鈣劑治療無效時,應想到低鎂的可能。
52.★久瀉或營養不良患兒輸液后,出現精神萎靡、腹脹、腸鳴音減弱,多為: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低血鉀:血鉀<3.5mmol/L,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腹脹,腸鳴音減弱等。重者出現心律不齊,心臟擴大,心電圖出現U波,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久瀉或佝僂病的患兒血清鈣較低,在脫水和酸中毒時,由于血濃縮和離子鈣增加,可不出現低鈣癥狀,輸液后由于血鈣被稀釋和酸中毒被糾正,血清鈣降低、離子鈣減少,易出現手足搐搦或驚厥。用鈣劑治療無效時,應想到低鎂的可能。
(53題共用備選答案)
A.90 g / L
B.100 g / L
C.110 g / L
D.120 g / L
E.130 g / L
53.★★★6個月~6歲兒童貧血的血紅蛋白值的低限是 :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貧血是指末梢血中單位容積內紅細胞數或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Hb值的低限6個月~6歲者為110g/L(11g/dl);6~14歲為120g/L(12g/dl)。我國小兒血液學會暫定,新生兒Hb < 145g/L(14.5g/dl),1~4個月Hb < 90g /L (9g/L),4~6個月Hb <100g/L (10g/dl)為貧血。
(54~55題共用備選答案)
A.Hb>120g/L
B.Hb<120g/L
C.Hb<90g/L
D.Hb<60g/L
E.Hb<30g/L
54.★★★中度貧血的診斷指標是 :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根據外周Hb或紅細胞數可將貧血分為輕、中、重、極重4度:輕度為Hb不低于90g/L、中度為不低于60 g /L、重度為不低于30g /L、極重度<30g /L。
55.★★★重度貧血的診斷指標是: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根據外周Hb或紅細胞數可將貧血分為輕、中、重、極重4度:輕度為Hb不低于90g/L、中度為不低于60 g /L、重度為不低于30g /L、極重度<30g /L。
(56~57題共用備選答案)
A.等張含鈉液
B.1/2張含鈉液
C.2/3張含鈉液
D.1/3張含鈉液
E.1/4張含鈉液
56.★高滲性脫水,第1日應輸: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補液時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等滲性脫水用1/2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用2/3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若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
57.★低滲性脫水,第1日應輸: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補液時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等滲性脫水用1/2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用2/3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若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
(58題共用備選答案)
A.新青霉素類
B.氨基芐青霉素或第3代頭孢菌素
C.青霉素類
D.抗菌譜較寬的抗生素
E.聯合用藥
58.★大腸桿菌敗血癥首選: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使用抗生素時一般主要選用殺菌抗菌素,根據致病菌選用敏感抗生素。重癥敗血癥宜聯合用藥。
(59~60題共用備選答案)
A.生理性黃疸
B.新生兒腦膜炎
C.新生兒溶血癥
D.新生兒敗血癥
E.先天性膽道閉鎖
59.★★★新生兒在生后2~3天開始出現黃疸應首先考慮 :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新生兒溶血癥由于母嬰血型不合引起,出現在生后24小時內,臨床特點為:貧血、黃疸嚴重、有時有核黃疸,實驗室檢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血涂片可見有核紅細胞,抗紅細胞抗體陽性。生后2~3天的黃疸以生理性黃疸最為常見。
60.★★★新生兒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應首先考慮是: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新生兒溶血癥由于母嬰血型不合引起,出現在生后24小時內,臨床特點為:貧血、黃疸嚴重、有時有核黃疸,實驗室檢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血涂片可見有核紅細胞,抗紅細胞抗體陽性。生后2~3天的黃疸以生理性黃疸最為常見。
(61題共用備選答案)
A.水腫消退
B.血壓正常
C.血尿消失
D.尿阿迪計數正常
E.血沉正常
61.★急性腎小球腎炎患兒可恢復上學的標準是: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急性腎小球腎炎為自限性疾病,無特異治療方法。急性期處理主要是對癥治療和護理,及時處理重癥患兒,循環充血和高血壓腦病,急性腎功能衰竭。起病1~2周內不論病情輕重均應臥床休息,一旦水腫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壓已趨正常,即可下床活動或戶外散步。血沉接近正常后可恢復上學,阿迪記數正常才能參加體育鍛煉。
(62題共用備選答案)
A.200ml
B.175ml
C.150ml
D.125ml
E.100ml
62.★★★6歲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約 :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水是體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陳代謝、運輸營養都要有水的參加方能完成。小兒代謝旺盛,需水量較多。年齡越小需水量越大。嬰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150ml。以后每3年遞減25ml,學齡前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約100ml。
相關推薦:
2020年執業護士考試時間安排 | 考試科目 | 準考證打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