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c。
解析: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于青壯年,一般認為系首次肩關節前脫位整復后,未得到適當的有效固定及休息,撕裂的關節囊盂唇未得到良好的修復愈合,導致一般動作也可造成肩關節前脫位。
2.答案:c。
解析:被動活動傷肢時,有一定的抗力和彈性固定的感覺,稱為彈性固定,為關節脫位的特征性表現。
3.答案:B。
解析:x線片檢查可清楚顯示骨折情況,為首選檢查。
4.答案:c。
解析:脊柱骨折多為因問接暴力所致的垂直壓縮型。
5.答案:D。
解析:骨病損部位發生骨折稱為病理性骨折。
6.答案:B。
解析:防止增加脊柱的彎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損傷。
7.答案:D。
解析:正常關節受到外來暴力作用而發生脫位稱為創傷性脫位。
8.答案:A。
解析:這是因為椎體以松質骨為主,負重大、易受勞損影響、肌附著少、血供差。
9.答案:D。
解析:肘后三點未失去正常關系為肱骨髁上骨折,失去正常關系為肘關節脫位。
10.答案:A。
解析:青枝骨折多見于兒童,因兒童骨質較軟韌,不易完全斷裂。
l 1.答案:D。
解析:螺旋骨折復位后易再發生移位稱為不穩定骨折。
12.答案:B。
解析:對位和對線完全良好稱為解剖復位,對位欠佳、對線良好,愈合后不影響功能的,稱為功能復位。
13.答案:A。
解析:對位和對線完全良好稱為解剖復位,對位欠佳、對線良好,愈合后不影響功能的,稱為功能復位。
相關推薦:
2020年執業護士考試時間安排 | 考試科目 | 準考證打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