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證照生成工作將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啟動。
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的執業登記注冊,是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依法履行準入管理職責的重要手段。
為了進一步推進醫療資源科學配置,提高衛生健康管理效率,保障醫務人員及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7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推行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國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啟動電子證照生成工作。
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通知》明確,凡是符合生成條件的,須在2020年12月31日前制發電子證照。需要補充完善生成信息的,醫療機構、醫師、護士可依照權限通過機構端、個人端進行信息維護,符合生成條件后予以制發電子證照。
將實現對全國醫務人員全執業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電子證照是指由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傳輸和存儲的,包含醫療機構執業登記、醫師和護士執業注冊等信息的證照數據文件。它也是現有電子化注冊系統功能的完善、升級和拓展。
文件中指出,電子證照的簽發、生成、修改等工作,應當與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相銜接。
醫療機構可在電子化注冊的機構端,醫師、護士可在電子化注冊個人端申領電子證照。
醫師、護士所在執業機構負責本機構醫師、護士執業信息的核查確認,醫師、護士應當依據規定履行本人電子證照申領、執業信息維護等責任。
在法律效力上,《通知》明確,電子證照與現行證照并行使用,具有同等效力。
全國電子證照的管理、指導和監督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局負責。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電子證照的管理工作。
省份試點工作有序進展
2017年4月4日,遼寧省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改革正式啟動。遼寧省是全國第一個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電子證照改革的省份。
電子證照改革試點也在其他省份陸續拉開帷幕。截至2018年7月,貴州省有22萬醫護完成了個人的電子化注冊,3萬余家醫療機構也同步完成了電子化注冊,注冊率均達到了95%以上。
2019年4月,河南省印發《河南省醫療服務電子監管試點工作方案》提出,到2019年年底或2020年年初在全省推開醫師、護士、醫療機構電子證照。
該省選取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中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進行試點,試點結束后將盡快向全省推廣。
河南省電子證照可基本實現展示、查驗功能,然后與省級健康云平臺、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省級遠程醫療系統等對接。
2019年11月,浙江省政務服務網也發出了杭州市第一張醫師執業電子證照。
2020年全國推開
2017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構建電子化注冊信息系統,優化完善行政審批方式,實現對全國所有醫療機構、醫師、護士從準入到退出全執業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文件設定的改革目標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到2018年6月,各省份建立地方電子化注冊信息系統并互聯互通,在此基礎上,選擇部分省份進行電子證照試點探索;
第二步是到2020年,全面推行電子證照,基本建立醫療服務要素準入管理與全程監管機制,實現行政審批管理便捷高效、事中事后監管動態及時、醫療資源信息開放共享的工作目標。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指導意見》官網解讀表示,這項改革工作方向正確、路徑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明顯,使得政務服務的可及性、公平性、時效性、便捷性、規范性顯著提高,對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促進衛生健康領域“放管服”改革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在前期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基礎上,2020年7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
《通知》最后強調,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電子證照工作,按時保質完成任務。還要加強政策措施解讀,定期評估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困難。需要技術支持的,可與全國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系統技術部門聯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