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心力衰竭病人長期服用噻嗪類利尿劑最易出現的是D
A. 低血鈣
B. 低血糖
C. 高尿酸
D. 低血鉀
E. 高血鎂
42. 通常對開放性損傷進行清創,不宜晚于C
A. 立即進行
B. 傷后3〜5小時
C. 傷后6〜8小時
D. 傷后12小時
E. 傷后24小時
43. 吸氣性呼吸困難見于C
A. 氣胸
B. 肺氣腫
C. 氣管異物
D. 胸腔積液
E. 支氣管哮喘
44. 乳癌淋巴轉移的最常見部位是A
A. 腋窩
B. 鎖骨下
C. 鎖骨上
D. 胸骨旁
E. 肝臟部位
45. 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通常服藥頻次為E
A. 每日1次
B. 每日2次
C. 每日3次
D. 隔日1次
E. 每周1次
解析:很多教材未提及。補充一下:甲氨蝶呤(MTX):據稱在美國幾乎所有風濕病醫生都使用MTX,且一半以上認為應作為“一線藥”使用,由于療效好、耐受性高,已成為RA治療的主要藥物。對MTX認識的進展包括:①療效和劑量有關。②葉酸有助于預防多種不良反應。③由于療效和耐受性好,適于長期應用。④幾乎可與所有其他SAARDs聯合使用。⑤大劑量維持治療時生物利用率降低。⑥個人反應性、耐受性不同。⑦輕度腎毒性。⑧與足量NSAIDs并用可降低腎對MTX的排泄,而小劑量無影響。⑨有的患者可采用隔周療法。 臨床應用:①MTX25~50mg+0.9%氯化鈉液500ml,每周2次,靜脈滴注,并口服布洛芬600~900mg,每日2次。總有效率88%,聯合用藥(布洛芬或皮質激素)可提高療效。②MTX7.5mg,每周1次口服,6周后根據有無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增加藥量,最大用量不超過15mg,并可服用NSAIDs。3個月為1個療程,總有效率88%。③MTX7.5mg,每周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0.25mg,每日3次,口服,1周后增至0.5mg,每日3次維持。3個月為1個療程,總有效率79.4%,消腫尤為顯著,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44%)。SASP起始量1g/d,4d后增至1.5g/d,繼服4d后從第9d開始增至2g/d;MTX起始劑量每周7.5mg。第16周后如果療效差,則根據病情,將SASP增至3g/d,MTX增至每周15mg。另一組為兩藥聯合治療。結果: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對三種治療方法的耐受均較好。聯合治療較單一藥物的療效無顯著性差異。④治療全身型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JRA):常規給予小劑量潑尼松(1mg/kg)和萘普生治療,同時加服MTX10mg/m2,每周1次。全身癥狀和關節腫痛消失后開始潑尼松減量,在6~12個月內減完停藥,同時停用萘普生,繼服MTX3~6個月。MTX適用于治療對其他藥物有耐藥性的全身型和多關節型JRA,不良反應小,長期服藥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46. 由于盆腔內鄰近器官炎癥經過直接蔓延導致盆腔炎的病原體主要是D
A. 淋病奈瑟囷
B. 沙眼衣原體
C. 梅毒螺旋體
D. 大腸埃希菌
E. 結核桿菌
47. 大隱靜脈曲張術后早期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D
A. 患肢淤血
B. 患肢僵直
C. 術后復發
D. 血栓形成
E. 血管痙攣
48. 患者女,29歲。患支氣管擴張10年,咳嗽、咳膿 性痰,痰量50ml/d。下列處理不正確的是C
A. 體位引流
B. 加強營養
C. 長期應用抗生素
D. 紿予祛痰劑
E. 紿予霧化吸入
解析:支氣管擴張平時無細菌,細菌來時加重需用抗生素,平時不用。凡是長期應用抗生素,一般都不對,容易造成菌群失調。
49. 骨與關節結核的主要感染途徑是A
A. 血液傳播
B. 淋巴傳播
C. 接觸感染
D. 呼吸道傳播
E. 臨近結合組織蔓延
解析:結核桿菌一般通過呼吸道傳播先導致肺結核,然后經血液傳播至骨與關節等部位。
50.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因是C
A. 糖尿病足
B. 腎臟病變
C. 心腦血管病變
D.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E. 神經病變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