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開竅于口
脾開竅于口:“脾主口……在竅為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口唇者,脾之官也”(《靈樞·五閱五使》),“脾氣通于口,脾和則能知五谷矣”(《靈樞·脈度》)。脾開竅于口,飲食、口味等與脾之運化功能有關。
脾主運化,脾氣健旺,則津液上注口腔,唇紅而潤澤,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助消化,則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與脾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腐熟水谷、輸布精微的功能。脾主肌肉,口唇為脾之外候,故脾的生理病理常常從口唇的變化反映出來。
鼻生理功能
(1)氣體出入的門戶:呼吸系統是由鼻、喉、氣管及肺等器官共同組成的。其中,鼻、喉、氣管及其分支構成氣體出入于肺的通道,稱為呼吸道。“口鼻者,氣之門戶也”(《靈樞·口問》)。鼻為呼吸道的起始部,下連于喉,通過氣管而直貫于肺,助肺而行呼吸,是氣體出入之門戶。故曰:“肺之呼吸全賴鼻孔,鼻之兩孔為氣出入之門,呼出濁氣,吸人清氣也”(《醫易一理》)。
(2)主司嗅覺:鼻子辨別氣味謂之嗅。鼻為司臭之竅。鼻竅通利,則能知香臭。因肺氣通于鼻,故鼻之嗅覺靈敏與否,與肺氣通利與否有關。所以,肺的病變,可見鼻塞、鼻煽、流涕等癥狀。
(3)協助發音:喉上通于鼻,司氣息出入而行呼吸,為肺之系。鼻具有行呼吸和發聲音的功能。鼻與喉相通,同屬肺系,故鼻有助喉以發聲音的作用。
(4)外邪入侵之門戶:鼻與自然界直接相通,為外邪侵襲機體之門戶。孔竅為外邪侵人人體的重要途徑。鼻為肺竅,故鼻為外邪犯肺之門戶。“溫邪感觸,氣從口鼻直走膜原中道,……至于春溫夏熱,鼻受氣則肺受病”(《眉壽堂方案選存·卷上》)。“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溫熱篇》)。“溫邪中自口鼻,始而人肺”(《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心開竅于舌
心開竅于舌,是指舌為心之外候,“舌為心之苗”。心經的經筋和別絡,均上系于舌。心的氣血通過經脈的流注而上通于舌,以保持舌體的正常色澤形態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察舌可以測知心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若心有病變,可以從舌上反映出來。心主血脈功能失常時,如心陽不足,則舌質淡白胖嫩;心血不足,則舌質淡白;心火上炎,則心尖紅赤;心脈瘀阻,則舌紫,瘀點瘀斑;如心主神志的功能異常,則可現舌強、舌卷、語謇或失語等。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