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臨床表現
流產的主要癥狀是陰道流血和腹痛。陰道流血發生在妊娠12周以內流產者,開始時絨毛與蛻膜分離,血竇開放,即開始出血。當胚胎完全分離排出后,由于子宮收縮,出血停止。早期流產的全過程均伴有陰道流血;晚期流產時,胎盤已形成,流產過程與早產相似,胎盤繼胎兒娩出后排出,一般出血不多,特點是往往先有腹痛,然后出現陰道流血。流產時腹痛系陣發性宮縮樣疼痛,早期流產出現陰道流血后,胚胎分離及宮腔內存有的血塊刺激子宮收縮,出現陣發性下腹疼痛,特點是陰道流血往往出現在腹痛之前。晚期流產則先有陣發性子宮收縮,然后胎盤剝離,故陰道流血出現在腹痛之后。流產時檢查子宮大小、宮頸口是否擴張以及是否破膜,根據妊娠周數及流產過程不同而異。
流產診斷
診斷流產一般并不困難。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多能確診,僅少數需進行輔助檢查。確診流產后,還應確定流產的臨床類型,決定處理方法。
1.病史
應詢問患者有無停經史和反復流產的病史,有無早孕反應、陰道流血,應詢問陰道流血量及其持續時間,有無腹痛,腹痛的部位、性質及程度.還應了解陰道有無水樣排液,陰道排液的色、量及有無臭味,有無妊娠產物排出等。
2.查體
觀察患者全身狀況,有無貧血,并測量體溫、血壓及脈搏等。在消毒條件下進行婦科檢查,注意宮頸口是否擴張,羊膜囊是否膨出,有無妊娠產物堵塞于宮頸口內;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是否相符,有無壓痛等。并應檢查雙側附件有無腫塊、增厚及壓痛。檢查時操作應輕柔,尤其對疑為先兆流產者。
3.輔助檢查
對診斷有困難者.可采用必要的輔助檢查。
(1)B型超聲顯像 目前應用較廣。對鑒別診斷與確定流產類型有實際價值。對疑為先兆流產者,可根據妊娠囊的形態、有無胎心反射及胎動,確定胚胎或胎兒是否存活,以指導正確的治療方法。不全流產及稽留流產等均可借助B型超聲檢查加以確定。
(2)妊娠試驗 用免疫學方法,近年臨床多用試紙法,對診斷妊娠有意義。為進一步了解流產的預后,多選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進行HCG的定量測定。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5報名、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