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衛生資格《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強化講義30套
月經期的衛生
婦女在月經期間,血海由滿而溢,子門正開,血室空虛,邪氣容易入侵;同時氣血失調,情緒易于波動,整個機體抵抗力下降,若調攝不當即可引起疾病。
1.保持清潔月經期血室空虛,邪毒容易感染和侵襲胞中,必須保持外陰清潔,防止疾病發生。月經帶、月經墊要清潔,或日光消毒。禁止性交、盆浴和游泳,可以濕擦陰部,保持衛生。
2.避免過勞經期出血體力下降,過度勞累則傷腎,且又耗氣動血,可致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甚至崩漏。因此,經期要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體育運動。
3.避免寒涼經期機體抵抗力下降,若感受寒涼或寒濕之邪,則氣血凝滯,可致月經后期、月經過少或痛經。因此,經期不宜當風感寒、冒雨涉水、冷水洗腳或冷水浴。
4.飲食有節經期飲食不節,若嗜食辛辣助陽之品,或過度飲酒,則熱迫血行,致月經過多、月經不調等:若過食寒涼,寒凝血滯,可致痛經、月經過少。故經期要注意飲食調攝,宜食清淡而富于營養的食品。
5.調和情志經期陰血下注,氣偏有余,情緒容易波動,若被情志傷害可出現月經過多、痛經、閉經等,所以要防止情志損傷,注意化解矛盾,疏通思想,保持心情舒暢。
妊娠合并貧血
妊娠期由于血漿增加較紅細胞增加相對為多,致血液稀釋,血紅蛋白值及紅細胞數相對下降,出現所謂的“生理性貧血”。當血紅蛋白低于10g%,紅細胞數低于350萬/mm3時,或細胞壓積在30%以下時,則視為病理性貧血,應予治療。
一、病因與臨床表現
常見的妊娠貧血可分為缺鐵性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二類。
(一)病因
缺鐵性貧血較多見,發生的原因為:對鐵的需要量增加,但早孕常因胃腸功能失調,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或腹瀉而影響鐵的攝入。孕婦胃酸常過低,有礙鐵的吸收。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較少見,與孕期營養缺乏,尤其是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有關。
(二)臨床表現
輕度貧血多無明顯癥狀,重者可表現為面黃、水腫、頭暈、心慌、氣短及食欲不振等,甚至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及心衰。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出現在妊娠后期或產褥期。除上述癥狀外,尚可有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癥狀。
檢查可發現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均低于正常值。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容積多低于30%,血色指數、平均血紅蛋白量及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等也均明顯降低,紅細胞小而扁、形態不正常、大小不均勻,骨髓涂片可見幼稚紅細胞增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血色指數及平均血紅蛋白量均較高,紅細胞直徑增大呈橢圓形,骨髓涂片可見巨幼紅細胞增生。
輕度貧血對妊娠可無明顯影響。嚴重者可引起早產或死產,分娩時易出現宮縮乏力,產后易發生乏力性子宮出血,有時較少量的出血即可引起休克或死亡,產后易感染。新生兒的血紅蛋白多屬正常,但因鐵的儲備不足,日后易發生貧血。
二、預防和治療
首先應加強預防措施。孕婦應適當注意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及新鮮蔬菜的補充。已貧血者更應注意,應同時服用鐵制劑。胃酸缺乏時可給稀鹽酸0.5~2ml及維生素C100mg,3/日,有助于鐵的吸收和利用。
一般血紅蛋白在6g%以上者,都采用口服鐵劑療法,選用副作用小、利用率高的鐵制劑,如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硫酸甘油及葡萄酸亞鐵等。另有一種復合鐵制劑,含有少量銅、鈷、錳、維生素,則更有利于血紅蛋白的合成及促進紅細胞的成熟。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可用葉酸及維生素B12等,同時給鐵劑。
血紅蛋白<5g%或紅細胞<150萬時,應輸血,以少量多次為宜。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真題答案、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