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腫瘤
1、宮頸上皮內瘤變(CIN ):是與宮頸浸潤癌密切相關的一組癌前病變,它反映宮頸癌發生過程中的連續過程,常發生于25~35歲婦女。
2、病因:HPV 感染:低危型:6、11;高危型:16、18、
3、鱗狀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暴露于宮頸陰道部的柱狀上皮受陰道酸性影響,柱狀上皮下未分化儲備細胞開始增殖,并逐漸轉化為鱗狀上皮,繼之柱狀上皮脫落,被復層鱗狀細胞所替代。
4、鱗狀上皮化(squamous epithelization):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直接長入柱狀上皮與其基膜之間,直至柱狀上皮完全脫落而被鱗狀上皮替代。
5、鱗-柱狀交接部(squamo-columnar junction)分為原始鱗-柱狀交接部和生理鱗-柱狀交接部。二者之間的區域稱為轉化區(transformation zone),也稱移行帶
6、CIN臨床表現:多無特殊表現,偶有排液,異味,接觸性出血
7、診斷靠病理:宮頸刮片(巴氏分類或TBS P386);TCT(液基薄層細胞檢測);陰道鏡檢查;宮頸活檢:確診;高危型HPV檢測
8、CIN治療
l CINI:冷凍、激光和單純病灶切除
l CINII:冷凍、激光或錐切術
l CINIII:無生育要求可行子宮全切,年輕者可行宮頸錐切術,術后密切隨訪
9、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10、宮頸癌的診斷
l 病史
l 臨床表現:接觸性出血
l 婦科檢查
早期:可見宮頸呈不對稱糜爛,質硬、觸血。
晚期:子宮頸粗大,宮頸原形消失,結節狀增大、呈潰瘍空洞狀、菜花樣增生。
宮頸腺癌:可呈桶狀宮頸。
癌侵犯陰道穹。撼拭訝、色紅,觸血,晚期時與宮頸連在一起呈菜花狀。
侵犯宮旁:主韌帶短縮、質硬,無彈性。
l 宮頸和宮頸管活組織檢查:陰道鏡下多點活檢(確診)
l 宮頸錐切術
11、宮頸癌的治療:(以手術、放療及化療等綜合運用為主。)
l 手術
Ia1:全子宮切除術;或宮頸錐切術
Ia2-Ⅱb: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術,卵巢正常應予保留
l 放射治療:不能手術者及晚期患者
l 化療:
局部化療:①動脈插管化療;②介入治療
全身化療:PVB、BIP------鱗癌;PM、FIP------ 腺癌
l 綜合治療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