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胃法的注意事項
、 急性中毒病人應迅速采取口服催吐法,必要時進行洗胃,以減少毒物的吸收。洗胃插胃管時動作要輕快,切勿損傷食管或誤入氣管。當毒物不明時,應抽出胃內容物送檢,洗胃液可選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
、 吞服強酸或強堿等腐蝕性藥物,禁忌洗胃,以免造成穿孔?砂瘁t囑給予藥物或迅速給予物理性對抗劑,如牛奶、豆漿、蛋清、米湯等,以保護胃粘膜。
③ 洗胃過程中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有血性液體流出或出現虛脫現象,應立即停止洗胃。每次灌注量不宜過多,以免造成窒息或急性胃擴張。
、 為幽門梗阻者洗胃宜在飯后4~6小時或睡前進行,應記錄胃內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況及各種藥物中毒的灌洗液和禁忌藥物情況,供臨床輸液參考。
、 小兒洗胃灌入量不宜過多,每次灌入量以100~200ml為宜。小兒胃成水平位,插管不宜過深,動作要輕柔,對患兒要稍加約束或酌情給予鎮靜劑。
死亡的概述
(一) 死亡的概念
1. 死亡是生命活動不可逆的終止。
2. 腦死亡即全腦死亡,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的不可逆死亡。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在世界第22次醫學會上提出腦死亡標準: ① 對刺激無感受性及反應性。② 無運動、無呼吸。③ 無反射。④ 腦電波平坦。上述標準24小時內反復復查無改變,并排除體溫過低(低于32℃)及中樞神經抑制劑的影響,即可作出腦死亡的診斷。
3. 安樂死源于希臘文,原意為“快樂的死亡”或“尊嚴的死亡”;疾恢沃Y的病人在危重瀕死狀態時,由于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及親友的要求下,經醫師認可停止無望的救治或用人為的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下度過死亡階段而終結生命全過程。
(二) 死亡過程的分期
1. 瀕死期(臨終期)腦干以上的神經中樞功能喪失或深度抑制,而腦干以下的神經功能尚存,但由于失去上位中樞神經的控制而處于紊亂狀態。
2. 臨床死亡期此期延髓處于極度抑制狀態,表現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種反射消失,但各種組織細胞仍有微弱而短暫的代謝活動。此期一般持續5~6分鐘。
3. 生物學死亡期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完全停止,尸體將出現以下變化: ① 尸冷: 是最先發生的尸體現象,大約24小時,尸溫與環境溫度相同。② 尸斑: 是死亡后2~4小時開始出現,12小時后便發生永久性變色。③ 尸僵: 一般在死后1~3小時開始出現,4~6小時擴展到全身,12~16小時發展至高峰。④ 尸體腐敗: 在死后24小時出現。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